复产复工应急处置方案 篇1
一、工作目标
围绕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急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防控指挥部精心组织,推动我市有资质有能力的相关企业技改扩能,开足马力扩产一批;挖掘我市服装加工产业潜力,配套生产防护服等半成品,加大支持转产一批;推进生产医用防护物资工艺相近或具有配套条件的企业项目建设,创造条件新建一批,努力快速扩大急需医用物资产能,尽快实现全市一次性医用口罩30万只/天、医用防护服产量2万套/天、医用隔离服(手术衣)1万套/天的目标。
二、重点任务
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立足当前防疫保障,着眼长远产业发展,建立清单、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加快建设,组织有条件的企业扩产、转产、新建,为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物资保障,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一)迅速摸清底数。围绕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隔离衣、医用防护服、消毒品、疫情防控物资上游原料及配套等五大类别,由经信部门迅速展开调查,拿出我市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及配套企业名单。
(二)实施清单管理。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及配套企业中尚未复产的、有条件转产和新建的,只要企业有意愿,同时满足安全条件,全力支持其复工、上项目。在此基础上,由经信部门精准锁定实施疫情防护物资扩产、转产、新建的具体企业、具体问题,拿出“三个一批”项目清单。
(三)突出重点项目。市级层面重点服务好稳健转产医用防护服、新立扩产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项目,确保首批纳入全省“三个一批”项目清单。由药监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迅速取得有关生产资质;由经信、人社等部门做好生产保障服务,帮助人员返岗,千方百计补齐有关设备缺口和原材料缺口,协调市内外有条件的企业为其提供配套;由经信、财政等部门做好资金保障,落实企业扩产、转产、新增有关财政补贴资金。
(四)优化项目服务。涉及“三个一批”的项目建设备案、注册许可、定价检测等审批核准备案事项一律特事特办,简化工作流程,确保快审批、快落地。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做好督促协调、要素保障、技术指导、质量管理、市场监管等各项相关工作。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职上阵,调动一切资源力量,保障辖区疫情防控物资企业用工、用地、水电气、资金等要素供应,随时协调解决员工返岗、交通运输、原料设备采购等一切困难和问题。
(五)建立驻点机制。市防控指挥部组织市直相关部门的干部形成专班,作为市防控指挥部驻厂特派员,派驻重点医用物资生产企业,代表市防控指挥部全天候协调解决企业扩产、转产、新建及生产中存在的一切困难和问题。
三、支持政策
对于疫情防控急需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医用隔离服(手术衣)、测温仪、心电监护仪、负压救护车等医用防护物资生产企业:
(一)列入省防控指挥部统一征用调度的重点企业,享受以下支持政策:
1.设备购置补贴。对纳入工信部支持新冠肺炎防护用品(具)技术改造设备购置补贴的重点企业,省级财政给予设备购置费中央补贴后的剩余配套补贴;对其他符合条件的省防控指挥部统一征用调配的重点生产企业,实施扩产、转产、新建的设备购置费由省级财政给予全额补贴。
2.银行贷款贴息。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内企业列入全国重要医用防护物资重点企业名单,争取人民银行优惠贷款支持,省级财政统筹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对未能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但支持疫情防控作用突出的.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医用器材、医疗废弃物处置等企业20xx年新增贷款,由省财政按照市场报价利率的30%给予贴息。
3.政府收储兜底。在疫情防控调度任务结束后,对省防控指挥部统一征用调配重点企业已生产的产品,以及省定的医药物流企业已按指令采购的剩余产品,全都由省政府兜底采购收储。
(二)对未被列入国家、省级统一征用调度重点企业名单,但为我市疫情期间作出贡献的企业,将在20xx年度市级技术改造设备购置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本实施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至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取消时终止。
复产复工应急处置方案 篇2
一、复工时间:
20xx年x月x日
二、复工准备工作:
1、组建复工领导小组:
组长姚永辉(项目经理)副组长韩忠(技术负责人)组员马灵强、于春炎、王家元、申乾林、刘萍、黄月。
2、复工教育:
(一)、针对本工程节后复工的特点,在复工前分别组织召开施管人员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会,民工三级教育会,使全体施工作业人员高度重视节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克服松散麻痹思想和盲目乐观情绪,进一步落实各级、各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及早规划制定安全工作目标及有关工作方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二)、要重视和做好节后复工前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新进场工人必须进行三级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针对春节后外来民工大量进入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详细调查摸底节后进场工人的年龄及健康状况,对患有疾病或年龄偏大,不适合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要及时调离工作岗位或劝退。对节后工人可能出现的思想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和麻痹心理等,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技术交底,特别是要加强新招收工人和转岗工人的.上岗或转岗培训,按规定确保各类施工人员了解其所施工区域存在的危险源,增强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安全生产教育必须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并做好相关教育培训记录。春节后,各班组应针对新工人入场多,设备、设施停转时间长的特点,开展从业人员节后复工前的安全教育,尤其是要突出对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平安卡”培训等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节后复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当会同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各类安全防护设施、机械设备等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复工检查,消除隐患。安全检查必须求真务实,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检查的重点:一是塔吊、脚手架等建筑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连接、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气线路的安全状态和运行情况;二是降排水措施,坑边土体及周边环境、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三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情况;四是临时用电电线是否浸水、老化、漏电;五是脚手架、外电防护架、模板支撑系统各连接部位及稳定性情况;六是现场防火、防冻、防滑措施是否到位,职工宿舍取暖设备是否有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临舍结构是否稳固等。特别是对塔吊、脚手架专业技术性强且难以发现安全隐患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委托专业技术人员或检测人员进行检查,并按提出的要求进行整改。复查符合要求后,须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下发复工通知方可复工。工程未经复工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一律暂停施工。个别在节前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被责令限期改正的工程,必须先行组织力量进行整改,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及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并报质量监督站核查后方可复工。
(四)、要重视和做好门卫管理工作。针对节后复工人员进出工地频繁现状,要加强工地门卫管理,建立人员进出台帐记录,严防可疑人员及可疑车辆进入工地,防范治安等案件的发生。
三、复工人员组织计划:
计划泥工10人、架子工6人、平工30人、机操工4人、安装工15人。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复产复工应急处置方案 篇3
1、火灾应急措施
(1)防护
根据燃烧物料的危险危害性,选取相应的防护面具及防护服。
(2)询情
询问遇险人员情况;询问可燃物料的量、已燃烧的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了解周边人员数量、电源、火源等情况。
(3)侦检
搜寻遇险人员;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气体或液体蒸气浓度、扩散范围;测定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确定攻防路线、阵地;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4)警戒
根据询情、侦检情况确定现场警戒区域;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况设立隔离带。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资,并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
(5)火灾现场警示
进入现场必须正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严密监视液相流淌、气相扩散情况,防止灾情扩大;注意风向变换,适时调整部署。
(6)救生
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将伤情较重者交医疗救护指挥部救治。
(7)控险
启用喷淋、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选定水源,铺设水带,设置阵地,有序展开;设置水幕或屏封水枪,稀释、降解泄漏物浓度,或设置蒸汽幕;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8)堵漏
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9)现场排险
外围灭火:向主火点进攻之前,应将外围火点彻底扑灭。
(10)火灾现场灭火
灭火条件:周围火点已彻底扑灭,外围火种等危险源已全部控制 ;
灭火方法:泡沫覆盖法:对燃烧罐或地面流淌火喷射泡沫进行覆盖灭火;砂土覆盖法:使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石墨等覆盖灭火;干粉抑制法:视燃烧情况使用车载干粉炮、胶管干粉枪、推车或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
(11)现场救护
1、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有条件时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或交给应急医疗救护工作人员;
2、应急医疗救护小组未到达之前,应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氧气;
3、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4、与应急医疗救护小组联系,将伤员移交给医疗救护人员。
(12)洗消
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洗消的对象:轻度中毒的人员;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之前;现场医务人员;消防和其它抢险人员以及群众互救人员;抢救及染毒器具;使用相应的洗消药剂;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监测部门的检测,以防造成次生灾害。
(13)清理
有毒气体现场清理:用喷雾水、蒸汽、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气(液);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撤险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有害液体现场清理:少量残液,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干粉等吸附,收集后作技术处理或视情倒至空旷地方掩埋;在污染地面洒上中和或洗涤剂浸洗,然后用大量直流水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撤险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2、特种设备应急措施
1.1锅炉事故应急措施
1)锅炉爆炸事故。一旦发生锅炉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温水、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有条件时拨打"119"、"120"、"110"等电话请求救援,并将情况逐级上报。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
2)锅炉爆管事故。
(1)炉管破裂泄漏不严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致扩大时,可短时间降低负荷维持运行,待备用锅炉启动后再停炉。
(2)严重爆管且水位无法维持,必须采取紧急停炉,但引风机不应停止,还应继续给锅炉上水,降低管壁温度,使事故不致再扩大。
(3)如因锅炉缺水,管壁过热而爆管时,应紧急停炉,严禁向锅炉给水,这时应尽快撤出炉内余火,降低炉膛温度,减少锅炉过热程度。
(4)如两台锅炉并列供汽,应将故障锅炉的主蒸汽管与蒸汽母管隔断。
1.2 压力容器设备及附件的事故应急措施。
(1)当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发生爆裂、鼓包、变形、大量泄漏或突然停电、停水,使压力容器及其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或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周围发生火灾等非正常原因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
(2)压力容器及其设备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有条件时拨打"119"、"120"、"110"等电话请求救援。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
3、机械伤害应急措施
(1)机械设备漏电触电。若机械设备出现漏电触电现象,当事人应及时向作业负责人或应急小组报告,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若操作人员触电后,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实施抢救。
(2)设备刹车失灵。应立即关闭电源,并躲避到安全地方。
(3)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1小时。同时,迅速联系119、120处理事故现场。
(4)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和调查处理。事故发生地的'管理员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和损失加重,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4、配电设备事故应急措施
1)配电设备运行中因短路、过载等故障原因而突然跳闸时,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配电当班人员要进行详细检查。
(1)检查出是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总屏,其中一项跳闸时,应马上合闸,保障厂区供电。同时当班班长组织人员对跳闸原因进行查找和处理。
(2)检查出是分路断路器跳闸时,应在分路断路器上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同时当班班长组织人员对跳闸原因进行查找和处理。
2)变配电设备出现异常时,应马上对异常设备进行检查、分析。
(1)如设备过负荷,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主管领导,安排调整负荷或改变变配电设备的运行方式,以适宜生产需要。
(2)如变配电设备出现故障缺陷,值班人员应立即对故障的变配电设备进行检修。当故障较大或因供电要求一时处理不了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故障恶化扩大,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3)配电设备运行中因短路导致火灾,立即切断电源,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有条件时拨打"119"、"120"、"110"等电话请求救援,并将情况逐级上报。同时,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扑火工作,火灾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
4)外线停电时,配电设备应急措施。
(1)突然停电时,当班人员应立即将主供电线路和备用供电线路进行切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供电。
(2)明确外线停电时间时,将停电时间通知企业各部门,让各部门提前做好停电前的准备。在外线停电之前,当班人员立即将主供电线路和备用供电线路进行切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