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闻事件应急预案

2024-03-14

突发新闻事件应急预案 篇1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心的安定,关系到清溪镇的形象和信誉。为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做好我镇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东莞市突然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清溪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在清溪镇内发生的特别重大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处理和对外报道工作,同时适用于指导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处理和对外报道工作。

  1.4 工作原则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的疑虑猜测和境内外媒体、互联网站(页)不准确的报道,积极掌握新闻报道和舆论宣传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处理有利于全镇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

  (3)严格制度,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严格执行新闻发言人工作规程。具有全局影响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处理工作由镇委、镇政及镇政有关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处理工作由负责事件处置的镇政有关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对违反工作纪律、蓄意封锁或随意散布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新闻处理领导机构

  新闻处理领导小组是镇政成立的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镇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设立清溪镇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处理应急委员会。作为全镇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处理应急领导机构。应急委员会由镇长担任主任,由负责相关工作的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宣传教育办、财政分局、司法所、公安分局、党政办、清溪电视台、清溪报社、等单位、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

  2.1.1 新闻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接受镇政应急机构的授权,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等情况启动各工作小组,迅速集中办公。必要时设立新闻中心;

  (2)审定新闻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内容,负责新闻发布组织;

  (3)管理采访事件的中外记者;

  (4)收集、跟踪境内外舆情,及时向镇政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并向镇政有关部门或事发地政通报情况;通过相关媒体以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落实办理镇政相关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2.1.2 相关成员单位职责

  (1)宣传教育办要指定专人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新闻发布事项的工作;主动配合镇政和有关新闻单位的工作,及时提供与事件有关的信息;拟定新闻发布初稿,负责审核向新闻单位提供的新闻通稿;参与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视情况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2)清溪电视台、清溪报社负责提出对内对外新闻发布、宣传报道工作意见,组织指导新闻发布和宣传报道工作,协调解决新闻发布、宣传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收集、跟踪境内外舆情,及时组织舆论引导和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工作。负责互联网站(页)的监控、管理及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2.2 各工作小组职责

  2.2.1 新闻处理小组

  由宣传教育办、清溪电视台、清溪报社等部门组织,负责制订处理方案,拟定新闻处理内容,组织新闻处理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2.2.2 信息监控小组

  由宣传教育办、清溪电视台、公安分局等部门组织,负责对境内媒体、互联网站(页)有关事件报道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并及时上报重要信息;组织对网上的舆论引导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2.2.3 新闻中心

  必要时临时设立。由宣传教育办、清溪电视台、清溪报社、公安分局和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镇政有关部门或事发地村(居)委会会组织,负责组织新闻发布会、为现场采访事件的记者提供相关服务。

  3.新闻处理应急响应分级

  (1)Ⅰ级:由国务院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授权国务院主管部门处置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Ⅱ级:由省政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授权省政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处置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局部影响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

  (3)Ⅲ级:由事发地市人民政负责指挥处置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局部影响较大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4)Ⅳ级:由事发地镇(市、区)级人民政负责指挥处置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4.Ⅳ级应急响应

  4.1 启动

  发生Ⅳ级突发公共事件后,镇政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授权镇政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处置,同时启动本预案。

  4.1.1 启动新闻处理预备

  新闻处理领导机构主任向机构成员传达省、市或者镇有关精神,分析形势及境内外舆情,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各工作小组和工作人员职责。

  4.1.2 启动新闻处理方案审批机制

突发新闻事件应急预案 篇2

  一、基本情况

  遂渝铁路纽引入线x标段工程,管段起讫里程为DK136+100~DK144+273,全长8.173km,主要实物工程量土石方127万m3;隧道一座,长484m;桥梁6座,总长xx81m,其中:特大桥1座,长665.76m,大桥4座,长987.27m;小桥一座,长27.98m;跨线立交桥三座,总长132m;涵洞24座计637.52横延米;工程位置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本标段为丘陵地貌,地形波状起伏,地面横坡15~35°,本标段为丘陵地貌,地形波状起伏,地面横坡15~35°,局部较陡,基岩裸露,以泥岩夹砂岩为主。丘坡上地表覆土较薄,沟槽多辟为水田,覆土较厚,地表土多为软土,单斜构造节理发育。

  施工现场用电采取就近引接地方农用电方案,现场设变压器5处,工点用电采用TN-S三相五线制供电,接容保护,配电形式采用三级配电(配电室-分配电箱-开关箱),保护形式采用二级保护,末极开关箱设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并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施工防火采用就近引接水沟天然水,现场设消防水池,配备消防器材消防方案。

  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

  由于管段线路里程较长,施工点多分散,施工机械较多,施工现场线路布置繁琐复杂,特别是干支线电缆与施工现场脚手架、钢筋等金属导体间,极易出现打结缠绕等现象,施工人员极易发生触电事故。电气焊作业易起火灾事故。

  三、预防事故的措施

  1、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建立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记入人员档案。

  2、电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工人要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支干线架设符合规定,严禁成束架设。

  4、严格执行电气设备保护接零,特别是对产生振动的设备,保护接零的连接点不少于两处,以防脱落。

  5、TN-S接零系统内,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禁止混用,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工作接地电阻值小于4Ω,重复接地不小于3组,每组接地值不小于10Ω,防雷接地阻值小于10Ω,接地体至线路用mm2多股铜线连接,电气设备采用2.5mm2多股铜线连接。

  6、施工现场使用双证齐全的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开关箱等电气材料和设备。

  7、加强用电及防水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工点的危险点及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交底采用书面形式,保存安全交底签字记录。

  8、加强安全生产检查,集团公司指挥部每旬定期全管段检查一次,采取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检查档案。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

  四、应急救援

  (一)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主任:贾振功,组员:王清江、隋建丛、黄旭升、况良书、刘学庆、张刘宝、李有能。

  (二)应急救援队伍

  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各施工作业工点均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工点现场负责人任组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副组长,人员由具有丰富施工及抢险经验的管理负责人员及具有2项以上特种操作技能的工人组成。

  1、急救小组

  职责: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对事故中的轻伤人员,现场及时进行包扎救治,伤情严重的,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紧急抢救。

  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现场抢险小组

  职责:事故发生后,现场抢险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置。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制定处理方案,采用加固、抢修或排除事故隐患等措施,有效的遏制事故的蔓延。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同时避免事故范围的扩大和再次发生。

  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3、后勤保障组

  职责:为了确保事故预案的顺利开启、实施,由后勤保障组对事故的上报、事故处理中的通讯联系和安全处理应急资金提供保证。

  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应急救援必备设备和器材

  发电照明器材、切割工具、抢险工程车、吊索具、简单医疗急救设施、灭火器、消防沙、消防水桶、水源、消防锹、现场应有的事故应急所需的物资、工程机械等。

  (四)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事故报告由总工程师王清江负责(联系电话)。按照安全法规规定的时间(24小时内),按照规定的内容(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状况、经济损失等)把事故发生情况报告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集团公司安质部及重庆市北碚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现场保护由现场抢险小组负责,保护的内容包括交通疏散、警戒、现场物证、受伤人员和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等。

  (五)通信和联络方式

  应急救援之间的联络和应急的设备设施的调动由总工程师王清江(联系电话:)负责。火警119(重庆市北碚区消防大队);医疗急救中心120(重庆市沙平坝区嘉陵医院急救电话:)。

  五、培训和应急演练

  本应急方案由集团公司指挥部组织每半年演练一次,由指挥部安全质量监察科科长黄旭升负责记录收集资料信息。

  六、预案的维护与更新

  根据演练情况和有关人员的变化本应急方案半年更新一次,由指挥部安全质量监察部负责更新和发放工作。

突发新闻事件应急预案 篇3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平安工作,保证师生人身、财富平安和维护学校稳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具体应急预案

  (一)、学校内犯罪分子行凶事件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集结优势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凶。

  1、获得事件信息的任何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报告,并同时拨打110报警。

  2、学校领导或任何工作人员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警戒线,使犯罪分子无法靠近学生,防止事态扩大。

  3、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学校进入全面应急状态,应急小组各负责人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4、应急领导小组集结优势力量,携带防卫器械,与犯罪分子周旋,劝阻与制止犯罪行为,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

  5、把所有学生和无关人员撤离至平安区域。

  6、救护受伤学生和其他伤员。

  7、向公安、消防、救护、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单位求援,争取外援迅速赶到事件现场,并保证学校应急组织信息疏通。

  8、实施事件现场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维护现场秩序,防范心怀叵测的人肇事,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事件现场。

  9、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二)、学校内发现可疑人物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可疑人物。

  1、在学校内发现形迹可疑,四处游荡,可能作案的可疑人物,在场人员都应当立即向值班领导或校长报告。

  2、捍卫人员和领导指派人员应当迅速对此人进行询问,同时把他的行动限制在局部区域内。

  3、若此人自述进入学校的目的明显缺乏可信度,无人证、物证可以证明,甚至说话前后矛盾、蛮不讲理,捍卫人员应当将其带入办公室进行进一步盘问,要封锁大门。

  4、若有证据标明此人是危险人物或犯罪嫌疑人,应当立即拨打110报警,由警方带走作进一步伐查。

  5、若可疑人物在盘问时夺路逃跑,现场人员应当将其相貌、身高、衣着和其它特征和逃走方向,向警方报告。同时,学校应当做好此人再一次闯入学校作案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准备。

  6、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可疑人物使用暴力,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平安。

  7、学校应当把事件情况和时向教育局报告。

  (三)、学校内群体性斗殴事件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制止斗殴,防止人员伤亡。

  1、获得斗殴事件信息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值班领导和风管领导报告,若事态已经失控或后果严重,应立即拨打110报警。

  2、学校领导应迅速集结优势力量(必要时携带防卫器械)赶到现场制止斗殴,并在斗殴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事态扩大。

  3、若斗殴者手中有器械,应首先收缴所有斗殴器械。

  4、若有校外人员参与斗殴,应设法不让他们逃离。

  5、若有学生受伤,应立即进行救治,或打120送医院,并和时与家长联系。

  6、分离斗殴双方,由学校领导、捍卫人员、班主任等进行询问,了解斗殴原因和过程,并做好笔录。

  7、对有流氓恶势力嫌疑的校外人员,应交警方处置。

  8、对外校学生,应与学生就读的学校联系。

  9、对参与斗殴的学生进行教育,对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处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10、要对斗殴事件的校内外各种因素综合分析,要防范学生在校外遭到殴打。

  11、学校领导应当将斗殴事件有关情况和时向教育局报告。

  本预案自20xx年5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