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天气的应急预案

2023-07-26

寒流天气的应急预案 篇1

  一、目的

  为保证商场冬季安全生产及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和减轻因冰冻灾害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及时、有效、迅速地处理由于冰冻造成的人身伤害事件,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保人身、保生产、保设备”为原则,以“强责任、严措施”为主要手段。

  二、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全厂防寒防冻工作的领导,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特成立防寒防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商场高管和各车间、部门负责人

  防寒防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安全保卫部,周忠兼任办公室主任,彭均武、贺斌、陈新明、曹学武为办公室成员,负责日常事务。

  防寒防冻预警小组:向华军任组长。

  防寒防冻应急抢修小组:周子斌任组长。

  三、防寒防冻应急反应程序

  1、各车间、部门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在入冻前要根据防寒防冻检查要求对各自分管的各类设备、设施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并将坚持情况及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2、防寒防冻应急抢修小组做好随时防冻抢险的准备工作。

  3、在检查中发现有存在冻害可能的设备设施,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不能及时处理的安全隐患和设备缺陷,要立即上报防寒防冻应急小组,由防寒防冻领导小组协调解决。

  4、各车间部门的检查重点应为:关键设备、重点部位、物料管线、水管路、水表、保温设施、通信线路、电线电缆、仪表等,尤其是苯系物的设备。

  5、各车间、部门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防寒防冻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实施防寒防冻应急救援工作。

  6、发生冻害事故后,各车间、部门负责人要准确判断事故性质,利用一切通信手段向防寒防冻办公室汇报,准确讲清人员受伤或设备受损实际情况。

  7、防寒防冻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将险情上报防寒防冻办公室,防寒防冻领导小组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抢险方案。

  8、若是设备受到侵害,领导小组应通知检修人员准备抢修材料,迅速到达现场抢修。

  四、防冻预警系统

  预警小组每天两次查看电视天气预报和网上天气预报,必要时联络常德市气象局,每天将天气预报结果以OA邮件方式下发通知,在温度降至0℃及以下和天气预报有寒流或温度急剧下降时,立即启动防冻预警系统,各车间、部门进入防冻措施预防实施阶段。

  五、防冻措施

  1、各车间、部门要做好防寒防冻物资储备,落实设备设施的防寒防冻工作,避免发生冻害。

  2、各车间、部门在雪后要及时组织人员对各紧急出口进行清扫,以免影响员工正常通行及紧急逃生。

  3、生产现场产生积水、积冰时应立即清除,避免积水结冰后人员行走时发生滑跌等伤害事故。

  4、加强设备及各种取暖设备、设施的'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5、当管道、设备因寒冷结冰发生故障时,不得使用明火烘烤解冻,应使用蒸汽解冻,避免使用不当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各车间能排空的管道、设备内积水要排空,不能排空的水阀应打开一小半长流水,让其管道内水为流动状态,避免管道受到低温引起凝冻结冰,影响正常生产。

  7、各车间、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的钢结构棚等进行巡查,如积雪过后,需进行处理,防止垮塌。

  六、防滑措施

  1、各车间、部门在巡检设备、设施时行走时需做到稳走,慢行,上、下楼梯时,必须用手抓住防护栏,必要时在容易结冰部位铺麻袋、撒盐等,防止发生滑倒摔伤等。

  2、商场公务车辆、上下班车必须提前做好添加防冻液、配备防滑链等防冻防滑措施,商场员工上下班使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需采取好防冻防滑措施,建议尽量不要驾驶摩托车、电动车,防止危险发生。

  七、防寒防冻应急救援抢险联络

  社会救援联系电话:。

寒流天气的应急预案 篇2

  一、目的:

  为克服冬季气候严寒困难,保证商场的生产顺利进行和人员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为商场冬季生产中防寒防冻积累经验。

  二、组织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主要成员:

  各单位负责人、驻矿项目经理

  工作成员:各单位、各项目部全体员工

  预警小组

  组长:

  成员:

  三、防冻预警系统:

  预警小组每天两次查看电视天气预报和

  四、防冻措施:

  (一)正常检查阶段

  1、各单位列出重点防冻部位

  2、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防冻工作,并成立防冻重点检查和抢修小组,报工作小组备案。

  3、物业处检查所有室内外供水、供暖管路,对管路达不到要求的,及时处理,防止管路冻裂、冻堵现象。

  4、各单位要及时将防冻液注入支架内,以防将支架冻坏。

  5、技术部负责对出厂的支架进行逐架检测,检查是否按照规定注足防冻液,以防途中支架上冻、影响施工。

  6、支架制造、支架维修以及各工程项目部,在施工措施中制定防寒防冻措施充注防冻液的工艺标准。

  (二)预警启动阶段

  当防冻预警系统启动后,工作小组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1、物业处要保证6T锅炉正常运转,当6T锅炉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转时,立即投用10T锅炉;

  2、当出现供电故障时,物业处要在保证水暖管路不被冻住时,及时将供暖管路水放掉,以防将管路冻裂。

  3、各单位要及时清理所辖区域的冰雪工作和各厂房的保暖工作。

  4、办公室要及时给车辆加防冻液和防滑链,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转。

  5、如为雨雪天气,各级人员作巡回检查及操作时注意自我保护以防滑倒伤人。

  6、经营规划部提前准备所有防冻、防寒需要的材料、工器具。

  7、当发现到矿支架上冻无法下井时,上井支架防冻,在井下注防冻液后再上井,施工项目部和商场技术部分管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利用井口供暖管道接上高压软管立即对支架立柱、片阀、管接头等容易上冻的部位进行供暖、化冻,把影响时间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8、当启动应急预案后,工作小组必须无条件服从

  五、防冻材料准备(由经营规划部准备在仓库内)

  1、喷灯10个;

  2、氧气、乙炔各30瓶;

  3、柴油暖风机3个;

  4、棉绒手套300副;

  5、镐、铁锹各20把;

  6、汽油500升;

  7、焦炭10吨;

  8、焦炭炉20个;

  9、劈柴2吨;

  10、高压软管100m,管接头10个;

  11、工业用盐500Kg。

寒流天气的应急预案 篇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强化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我县交通应急处置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故(件)的能力,特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实时掌握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信息,及时发布预警通报,加强公路交通、道路运输、水上交通、交通建筑施工应急工作管理,确保恶劣天气下交通系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县域范围内因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造成影响正常交通运行,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不便及不良影响的交通运输领域突发事件。

  三、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靖州县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体系由应急工作领导机构、应急工作机构、现场指挥机构三级构成。

  1.应急工作领导机构

  成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应急领导小组基本职责:做好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突发事件预防工作,监督指导部门应急工作,其他与应急工作相关重大事项。

  2.应急工作机构

  根据事件分类,建立各专项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系统相关单位工作人员

  各应急工作小组职责:组织指挥交通运输系统应急力量参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及建设工程险情、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协调解决应急处置中的重大问题。

  3.现场指挥机构

  由交通主管部门或责任单位负责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

  现场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执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应急指令;指挥调度现场救援力量;及时报告应急行动进展情况和结果。

  四、部门职责

  1.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1)准备好麻袋、砂砾、防滑剂、润雪剂、工业盐等防滑物质,同时,保持采购抢修物资渠道的畅通,做到抢修物资补给及时。

  (2)及时维修铲土车等各类重型机械,保持公路抢修设备的良好状况。

  (3)在接到实施应急预案的指令时,要及时派遣公路抢修人员到达指定点,实施公路抢修,确保道路交通畅通。

  2.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

  (1)严格管理汽车客运站,及时掌握各汽车客运站动态,维护道路客运秩序。

  (2)负责安排应急客运车辆。在实施《应急预案》的情况下,要及时调配客运车辆,疏运滞留人员。

  3.县水运事务中心

  (1)准备好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工具。

  (2)及时维修水上交通应急船舶,保持应急船舶的良好状况。

  (3)造册登记全县水上客货船舶经营户的通信联系方式,以备突发事件时,就近征用。

  (4)在接到实施应急预案的指令时要及时派遣海事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水上救援。

  4.县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站

  (1)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在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围护现场秩序,做好人员的救护和疏散工作。

  (2)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局属其他各单位

  在接到实施应急预案的指令时,要及时派遣人员迅速到达指定区域。

  五、保障措施

  (一)通信保障。各单位建立应急机构成员名册及通信联系方式,并设立值班电话。

  (二)装备保障。各单位配备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要明确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指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队伍保障。各单位建立应急处置队伍,规定召集、出动程序,并明确增援组织与保障预案,确保救援抢险快速反应和持续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