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述职述廉报告:一路阳光汗水 一路坦坦荡荡

  三、“绿道走出品质”——坚定走高品质素质教育之路。

  教育局提出:“育全面发展新人”,就是向全区教育工作者发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进号角。实验小学在这强有力的发展的大背景支持下更坚定了学校坚持走“教育绿道”——高品质素质教育之路的信心,学校近年大胆创新,在素质教育的路上收获满满。

  1、强力推进“五要素导学教学法”,提升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需要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支撑。根据xx区教育局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与学方式,构建自主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有活力的高效课堂,促进教师教学专业技能的提高精神。我校统一老师们的思想,大刀阔斧进行课改实践,通过课改实践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积极围绕“五要素导学教学法”这一主题强力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为了切实有效的推进这项活动的开展,我校语、数、英科组分别组织学习研讨“五要素道学教学法”的理论,进行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实验课研讨,本学期还组织全体教师分别上“五要素导学教学法”过关课,并请鲍当红、严杏、容理诚等省市专家进行指导点评,通过认真而高强度的一系列系统学习、研讨、实操,很好地转变了教学观念,新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巨大的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变,全校各项教学指标均呈现整体性攀升,今年全区检测的五年级三科总平均分列全区大校第一,六年级语文成绩列全区前列。

  2、大胆推行课程改革,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需要。

  理想的课程必然是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服务的,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全面发展、需要个性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达成这样的课程才能使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化结合个性化的课程能达成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育人目的。实验小学为了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需要,大胆推行课程改革。在整合开展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学校的艺术类和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不断完善,形成“全员参与、课程实施、课外拓展、课题发展”的科学发展体系,已成为全市校本课程的优秀推介项目。

  同时实验小学还创新地开设“社会大课堂”,学校一学期每个班安排一节课,共二十四节课。内容则是根据家长职业特点,兴趣特长而定。家长提供课堂主题及讲稿,学校进行筛选,再由家长进入课堂为学生上课,进行该特色课程的教学。课程选题非常丰富、有趣,《电影美术》、《做小吃》、《织围巾》、《青春期教育》、《家庭装饰小知识》、《交通安全》等等,都是平时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接触到的。我校邀请社会上各类专家和有专长的家长走进学校课堂授课,既拓宽了教育资源,也借社会和家长之力,给学生以更宽泛的知识,让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校园,从‘小课堂走向大课程’,去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同时也让社会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既密切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又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同时还让家长深深地感受到做老师的不容易,更加支持学校、老师的工作!为了保证该项课程长期有效地开展,我校建立了“社会大课堂”客座教师资源库,将专家和家长的基本资料、课程选题录入库中,以便为今后长期开展“社会大课堂”提供资源共享。我校开设“社会大课堂”,是深化家校合作,促进社区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个全新尝试;更是拓展阳光课程,发展阳光教育、促进学生阳光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3、科学推动养成教育体系化,保证德育生动有效。

  培养良好习惯是小学德育的主要抓手,养成教育体系化才能保证德育生动有效。实验小学正科学推动养成教育体系化建设。一是确定养成教育体系化基本要求:“制度保障,管理到位,全员参与,立足课程,扩展社会家庭”。二是建构养成教育体系化的九育德育理念架构:“精细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书香育人、艺术育人、体育育人、生活育人、社会育人、文化育人”,学校的精细育人——讲求育人的过程细致严格,每一时段有检查,每天一总结,每周一评比让育人工作全程保证精细;学校的实践育人——突出活动和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学校的环境育人——在绿色学校、文明班级的创建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学校的艺术育人——依托“人人都学葫芦丝、剪纸”、“班班都演课本剧”,让每一个学生在艺术教育和活动中得到艺术熏陶;学校文化育人——表现在学校确立“文化引领办学”和“以艺术特色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向品牌学校方向发展的办学思路上。学校的生活育人、社会育人——体现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德育实践与创新上,学校的“文明礼仪、法制纪律和环保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的德育品牌,实施了“校长助理、小村长、小厂长、小任人”的创新德育实践。三是完善养成教育体系化组织实施:包括养成教育课程实施;现代化常规管理组织建设;多元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建设。在养成教育体系化建设的推动下,实验小学的德育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本学期,市德育评估组到校检查评估,高度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赞誉我校德育水平达到全省同类学校先进行列,XX年学校被评为“区德育示范学校”。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