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总结报告:串通投标犯罪案件侦查

  省厅总队领导也高度重视这一案件的侦办工作。该案向省厅经侦总队进行专题汇报后,得到了总队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总队的指导协调下,我们大量的银行资金查证工作都在省级分行调取,既保证了时间上很快,也确保了案件的保密性,同样在省厅的协调下,我们通过省厅行动技术总队对已查证的涉案qq号码进行了侦控,确保了案件保密,获取了标书制作人通过qq账号传送的串通投标的标书、文件等关键证据。

  (二)掌握手段是前提。

  一直以来,串通投标犯罪案件难以成功侦破难点就是公安机关对串通投标犯罪作案流程和手段等内幕情况不清楚,因此打击起来也就困难重重,无处着手。经过办案人员的艰辛工作,我们对串通投标犯罪作案的基本手段和流程已基本掌握。

  1、犯罪流程。

  经侦查发现,串通投标犯罪嫌疑人一般通过招标投标网获取公开招标信息并分析确定项目有利可图后,立即通知其他犯罪嫌疑人联系挂靠本地及外省、外地多家建筑公司,购买多份招标文件,计算和确定投标报价,并找专业标书制作人员制作标书,通过qq传递给各犯罪嫌疑人或参与围标公司打印、盖章、封标后交给招标方,投标保证金由犯罪嫌疑人通过个人账户先转到参与围标公司再以公司名义转帐到招标方,或者犯罪嫌疑人以3%左右的月息支付给公司,由参与串标的公司负责打保证金。开标时参与串标的公司会派出委托人或法人代表等有关人员参加投标。如参与围标公司家数较多和报价系数密集排列,围标成功几率极大。工程项目中标后由卖标中介人按中标价的3%~15%不等的价格出售给需要工程建设的老板(俗称包工头),如由犯罪嫌疑人自己挂靠的公司承建施工,则买标的价格相应的下浮0.5%~1%,收到赃款后犯罪嫌疑人按联系挂靠围标公司家数情况进行分赃。

  2、人员分工

  串通投标涉案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串通投标犯罪组织者:负责组织串通投标,确定参加投标公司家数、计算投标报价、确定卖标的价格,分配赃款等;(2)串通投标犯罪团伙成员:拉公司入伙参与串标,并且等标卖出之后参与分赃;(3)马仔:接收串通投标犯罪组织者的指令,联系串通投标公司,传递投标报价给标书制作人等;(4)串通投标的参与人:主要是各分公司负责人,有的总公司也会直接参与,主要是提供公司资质,按照招标的工程项目收取XX元至数万元不等的费用;(部分各分公司负责人也会直接参与串通投标);(5)标书制作人:主要是专业从业人员如工程预算员等,具体工作就是按照串通投标犯罪嫌疑人制定的价格制作标书(技术标和商务标),按照招标的工程项目的大小和难度收取3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费用;(6)介绍卖标人:与串通投标犯罪团伙组织者保持联系,串标成功后,负责联系工程施工队具体承建工程,并收取一定的好处费;(7)买标人:主要人员就是包工头,与串通投标犯罪团伙组织者或介绍卖标人联系,按中标价格的3%-15%(房建的项目一般是中标价的3%至5%左右卖,市政、园林的项目一般是中标价的6%-12%左右卖的,个别的卖13%-14%,犯罪嫌疑人自己做的话,市政、园林的项目会优惠1%,房建的项目优惠0.5%至1%)购买该项目并以中标公司的名义进行项目施工; (8)可能存在的招投标中心、评标人员、招标代理机构等相关涉案人员。

  (三)固定证据是关键。

  要确保成功侦破串通投标犯罪案件,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侦查措施固定犯罪证据是该案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我们在侦办串通投标犯罪案件时,往往是在纪检或者建设主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移送到经侦部门,我们会从被举报人的话单、银行资金往来、标书制作是否有相同的错误等环节入手开展调查,但是由于移送案件往往是在串通投标案发后,无法掌握内幕信息,往往侦办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是移交行政部门处罚了事。我们在侦办“4.11”钟团伙特大串通招投标案时,专案组制定了“长期经营、秘密监控、严格保密、外松内紧”的工作方针,不急于收网,而是采取多种措施对该团伙的串通投标犯罪活动进行全面调查和掌握和固定证据。    

  (1)从话单入手。专案组通过掌握的几个主要犯罪嫌疑人的手机号码进行梳理,调取了300多人的近2年30余万条话单、短信信息,抽丝剥茧,层层分析,并落地查控,锁定了串通投标团伙成员及标书制作人、卖标中介人、买标人等。并在技侦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主要犯罪嫌疑人的通讯工具进行了侦控,实时掌握犯罪动向。

  (2)从银行资金入手。对涉案的犯罪嫌疑人的银行账户资金流水进行了调取和梳理,特别是大额资金往来的交易对手信息,从中梳理出参与串通投标的犯罪嫌疑人及涉案的公司。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