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后,我便与高一级陈华林级长取得联系,确定了踩点时间。随后,三位队长开始收集准备踩点问题,并在8月30日来到踩点。踩点过程中陈级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且解决了我们很多问题与疑惑。踩点结束后几天,陈级长就将我们的见习班级安排、班主任联系方式、各科组长的联系方式以及宿舍安排等情况表发给我们,大家便开始分别联系班主任、科组长等,确定了教材版本、教学内容,以及所需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队长也积极与其他队伍负责人联系,交流经验,联系包车,确定了出发时间。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整装待发!
旅程进行篇
一、初来乍到——熟悉环境
9月14日,我们如期来到,踏进这个美丽而淳朴的校园。陈华林级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帮我们安排好了宿舍并带我们到教师饭堂用餐。当天下午,我们集体出去外面采购生活用品,熟悉校园环境,对以及附近环境有了大致的了解。
第二天上午,我们就开始联系各科组长,确定我们的科任指导老师,并与指导老师见面。当天下午,级长组织召开了实习队与高一级所有班主任的见面会,介绍实习生分配情况,同时给我们介绍学校、班级的情况,让我们对实习学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会议上,大家都感受到级长以及各班主任对我们到来的热情欢迎,让我们在初来之际便感受到学校带给我们的温暖。
二、旅程开始——见习阶段
1、 听课、备课、试讲
在前两周的见习阶段,每个队员都去听了很多不同老师的课,领略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名师风采。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格,例如化学科组风趣幽默的杨剑老师、治学严谨的王玲老师、和蔼可亲的湛济天老师、讲解细致的蒲玉英老师,还有思维敏捷的华球林老师;语文科组大气磅礴的陈华林级长、随性博学的李拥军主任、谈笑风生的朱雪梅老师、风趣幽默的陈燕梓老师,这些老师都给实习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老师们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处理,还要学习老师们如何进行科学的语言表达,如何处理教学课堂秩序,如何调节教学课堂气氛等等。在听了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课后,我们发现文理科班和不同年级的讲课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文科班和理科班,学生对不同科目的态度差别很大,老师的讲课方式会有所不同;在不同年级之间,高年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会更强,高三的课堂知识容量相比起高一高二会明显大很多。这些区别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去琢磨,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留意的。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不可缺少的,是上好课的前提。虽然我们在实习前已经熟悉了教材内容,准备了充足的教案资料,但往往计划赶不及变化,来到学校后我们发现很多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在实际的教学并不适用,必须重新备课。
备好课的下一环节就是试讲了。学校给我们安排了d6-北301教室作为我们的备课教室,里面有黑板、多媒体设备、桌椅等,这给队员们试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试讲时我们经常会请队友们在下面听课,并且互相评议。某些科目的实习生还会请指导老师在旁指点。通过试讲往往可以发现在教学设计时没有预设出现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教学语言还有待修正,发现自己的板书还有待重新设计,发现自己的教学重难点还不够突出……试讲后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和教学课件,大家都在试讲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