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学专业实习日记

  核心间双重过渡非常柔和,实在不行,可以改造核心,圆核拼接方形,与旁边的方盒格外协调。

  第三大步:道路网专项设计

  交点放大,如果交点过渡就要整合,交点是核心,添加过渡,强调空间。园路需要注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水为汀步,过林成栈道...较宽的路要增加花纹修饰,功能如广场铺装。

  第四大步:种植设计 待续...

  没有体系,不成方圆。 只有将看见的每一幅图中的亮点融汇到自己的体系里,自己才能强大。虽然这只是个破烂的构架,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会越来越牢固的。我从来不写读书笔记的,读图笔记可以有,不反感...

  只有一样东西可以缩短时间——增大投入

  实习日记

  3.09

  各种投递无果,各种面试无果。到深圳后一直没有顺利过,各种猜测也有,各种彷徨也有,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干坐着吧,反思反思是必要的。

  实习到现在其实是看明白了许多问题的,但是发现更多的问题,问题是解决不完的,这就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同时也是人生的一大趣事。没有问题就意味着千篇一律的重复,没有问题也不再需要改进创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真是扯远了。

  问题一:我错了吗?大学时我总认为用su建出来才是真的,于是乎大量的时间在操作su,看到最终效果时我感叹道:看!这就是设计!然而现在我越来越觉得重复su操作只是一种体力活,描图——推拉——描图——推拉,这就是它的全部,也许在描图中你积累了方案,也许在推拉中体验了比例,但是这就像大熊猫吃竹子一样只吸取了极少的养分,这并不是最高效的练习法,但作为工作无可厚非,工作就是重复加无限的重复,工作和学习是两码事。su有两个性质,一:纯粹的效果图表现;二:方案立体的推敲;显然按照一发展到最后就成了灰晕风格的su效果图,或者再深入到vary渲染了,但是我没有按照这套天赋走,于是有些要效果的公司就没有要我了,我一直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做设计,于是毅然的选择了二,于是我从来先出su再出cad平面,倒着走路久了也是会习惯的...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讲su的铅笔用得和手上的铅笔一样灵活。但是其实这些都不是重要的,有的人用手画方案,有的人用cad画,有的人用su画,区别只是工具不同。今天我用铅笔有了像用su铅笔一样的感觉,这是否说明已经多了一些共性的东西在脑袋里面呢?对,那就是积累,不需多说时日,当画线稿像su一样清新;当上色像su材质一样匀称,那我也能用手完成全套的扩初文本,因为现在画剖面的感觉就像是在建模,只是工具变了。那么我当时的想法错了吗?错在哪里呢?约等于用ppt画总平=用ps做三维动画....

  问题二:工作不求完美就像学习不求甚解。如果把完美比喻为一位美女,那么不完美就是美女脸上有块小伤痕,虽然面积很小,但是在美丽的脸上尤为突出,就如同深夜里的滴水声,白天被各种声音淹没。后果是什么呢?就是你用了95分的功结果也是排名第二,5分对于7-80分的人无所谓了,但是世界只会记住第一忘记第二,如果你选择平平淡淡那么多点少点瑕疵影响不大,本来痘痘就多,多个无所谓啦。另一种说法是,你拿着一堆80分的作品也永远敲不进90分的门,数量没有任何优势。正如同买2-30个乱起八糟的破包还不如直接上个lv呢。其实不求完美在生活在是很普遍的,很多人就是愿意大鱼大肉的吃,殊不知味道上乘少一点更能吃出味道。这个时代一切都在讲求精致,还记得旅游文化课上讲的韩国精致文化发家史,确实人家的游戏就是好看。

  问题三:缺乏毅力。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毅力。才能不行,有才能却没有成功的人处处皆是。天赋不行,一无所获的天赋简直是一个笑话。教育不行,世界充斥着受过良好教育的废物。只有毅力和决心无所不能。——卡尔文·柯立芝

  问题四:管理混乱,四处打拳使不上劲。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放下鼠标,立地画图~!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