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效果图经验:
1、角度调整——视角、视点高度,最重要的就是看起来协调,这尼玛全靠美感啊。当然客户定视角最好了~!
2、模型渲染——vary for su 将大致的材质参数调好,因为现代的小品材质感强,常用的材质有:各种玻璃、钢材、木材、混凝土、 塑料,然后打好灯光通道,对比度亮度都适中,以免后期曝光和对比材质质感丢失,最后出图。
3、后期处理这是屌丝和高富帅的距离,刚入门的小正太表示压力山大。步骤:前期构思,设想效果,确定基调;导入模型;加前中 远景;调整透视关系;对每个图层调整明暗、对比度、色彩平衡,要看每一个图层都层次分明;调整整体层次,通过色彩和透明 度明暗达到;增加光影特效;整体调整。ok出图了。ps在重要的步骤可以录制“动作”命令减少修改的重复。
4、关于效果图的再学习:多看好的psd原文件,多积累高精度的素材,多理解每个命令的深层原理和内涵,每一次都要超越过去。
设计排版经验:
1、流程不说了,照着个模板抄把
2、关于设计的表达,找个最好的模板模仿吧
3、多借鉴平面设计、装帧设计才能排出真正的好版,模仿杂志有错吗
4、场地元素(形式色彩图案)提取作为版面的基调
5、如何把场地和设计联系起来?通过归纳演绎,将场地的特性归纳起来再演绎出新的形体,这是设计的过程。常用的:涟漪——圆环
折扇——反射线、叶绿体——晶体格、河流——折线、飘带——波浪线...等等。排版的目的就是要说清楚:场地的swot;别人如
何解决,我们参考别人的优点加自己的方法设计出了合理的方案;我们的方案为什么合理1、2、3点等等,好了去模仿吧
6、出彩的排版总是很多插画,原因就是形象生动,文字表达有时很乏力。认真做认真想才是王道。
当年报的是建筑学专业,不过现在很庆幸被调剂到了景观学专业还是旅游规划方向的,你知道吗这专业简直啃爹,夹杂城规、景观、建筑中间,进入瞬间就会迷茫,当年用了一年时间看城市规划的理论书籍,于是做作业时画出的旅游区都像分析图一样没有细节,因此又用一年时间接触居住区景观设计,现在略有收货以将近毕业,未来一定要把小体量的建筑也搞定,这样就圆满了。毕业即将到来,然而这仅仅是新来开始,未来还是可能会读研的,因为读研不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文凭在社会上的作用并不是太大,而视野和人脉却很重要。
3.11
记得上个星期的今天面试通过了,那是一次特别的面试,没有看作品、没有考试、仅仅是聊天,但是聊得很宽泛,问题都问得很长远,感觉如果平时没有思考过答起来会比较吃力,不过让我惊讶的是我竟然能那么流畅的回答那些问题,难道是过去看的书在作怪?好吧,我应该承认语言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背出来的,我去之前做个自我介绍的准备,而他的提问更像是对自我介绍的逐一深入调查。当然了解是双方的,在我介绍完自己时,他们也对公司进行了介绍,从介绍中基本了解了公司的情况,认为适合自身的发展,于是便愉快的入职了。
周一第一天上班,挤公交车告诉你,如果不早人一步不是挤死别人就是走在被别人挤死的路上...整个上午忙着签实习协议、保密协议、人事带着在公司里到处介绍一圈,为什么有种正式的感觉,对一个实习生。这个早上我签了一个最值钱的名字,5w的保密违约金,我第一次发现脑袋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如果能过目不忘的话那得多好。不过我向来是不抄答案的,如果你在抄答案我会问你答案是哪里买的...顺藤摸瓜总能找到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有了这个核心变化出的答案是千奇百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