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打造无缝隙的道德认知教育
学校牢牢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积极打造无缝隙的道德认知教育。学校在每学期都要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套餐活动和展示活动,每周的升旗仪式都要举行学生宣誓活动和以“四学会”为内容的主题讲话。这些活动使积极的思想占据了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树立了积极进取的信念!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提高班会课的整体水平,学校把每周的班会上课、备课情况纳入班主任常规工作评价,连续6年组织班会观摩课活动,全体班主任共同学习,分享成功班会的经验。为增强班会课的实效,学校创新班会课形式,先后开展了班主任“体验式”和“案例式” 主题班会课达标活动,提高了班会课的教育效果。
学校创新开展“天天讲故事”活动,将周三、周四的中午确定为班级讲故事时间,青少年励志读本《哈佛男(女)孩成长箴言》里的精选故事成了学生们的首选。通过这一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2、拓宽途径,完善载体,让体验教育绽放光彩
“体验教育”是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的过程。学校将“四学会”培养目标的子目标渗透于学习、活动和生活中,让每个学生参与实践“四学会”培养目标的全过程,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逐步符合目标要求,夯实做人成才的基础。
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展“孝敬日”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每位学生人手一册孝心日记,用来记录学生在重要节日所进行的感恩体验。每年12月份,学校分别进行班级和学校的“十佳孝星标兵”评选活动,在孝星标兵表彰会上,当受表彰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佩戴着红花站在领奖台上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把体验教育训练延伸到家庭,在每年11月份举行生存教育生活技能展示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小学生练习整理书包、自己系鞋带穿衣服等,中学生练习切土豆丝、和面压面皮等。比赛当天,学生们身系围裙,有模有样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艺,在参与中掌握了一种生活技能,找到了只有自己才能享有的自信。
在德育工作中,空洞的强制性说教,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为了检验德育课程实施几年来的效果,学校每年都要举办 “四学会”校园情景剧大赛活动,学生们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编成剧本,以舞台表演的形式诠释自己对“四学会”内涵的理解。
凭着学生良好的品行风貌、严谨规范的校风和稳步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xx学校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扬,逐步打响了“办学规范,育人扎实,个性鲜明,校风正、学风优、质量好”的教育品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学校德育创新先进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泰安市级规范化学校”、“泰安市文明单位”、“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泰安市十佳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泰安市教学示范校”、“泰安市创新学校”、“泰安市学生喜欢的学校”、“泰安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学校”等20余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