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相关农谚

2022-08-21

大寒相关农谚 篇1

  1. 能叫囤尖省,不叫囤底空。

  2. 家里有个节约手,一年吃穿不用愁。

  3. 不会省着,窟窿等着。

  4. 有钱常想无钱日,莫到无时思有时。

  5. 燕子衔泥垒大窝。

  6. 一年不吸烟,省个大黄犍。

  7.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一天节省一根线,十年能织一匹绢。

  8. 平常不喝酒,零钱手里有。

  9. 勤扫院子清地皮,三年能买一头驴。

  10. 一天节省一两粮,十年要用囤来量。

  11. 院内院外打扫净,过好年来讲卫生。

  12. 乡富村富家富共走致富路,山收水收田收同唱丰收歌。

  13. 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东西南北中四方繁荣。

  14. 光增产,不节约,等于买了无底锅。

  15. 光增产,不节省,好像口袋有窟窿。

  16. 劳动吃饱饭,挨饿是懒汉。

  17. 奔小康勤劳致富,家家都有小金库。

  18. 人勤搬倒山,人懒板凳也坐弯。

  19. 懒牛屎尿多,懒人明天多。

  20. 早起三日顶一工,早起三年顶一冬。

  21.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

  22. 靠天吃饭饿断肠,双手勤劳粮满仓。

  23. 多逛地头,少逛街头。

  24. 十个懒汉九个馋,有事没事把亲串。

  25. 吃饭穿衣看家底,推车担担凭力气。

大寒相关农谚 篇2

  1. 量体裁衣,看锅吃饭。

  2. 夏不劳动秋无收,冬不节约春要愁。

  3. 兴家好比肩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

  4. 打长谱,算细帐,过日子,不上当。

  5. 能掐会算,钱粮不断。

  6.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7.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8. 节约要从入仓起,船到江心补漏迟。

  9.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

  10.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

  11.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12.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13.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14.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15.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16.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17. 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18.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19.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20. 大寒过年,总结经验。

  21. 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22. 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

  23. 年好过,春难熬,盘算好了难不着。

  24. 好过的年,难过的春。

  25. 日子要过好,一勤二节约。

  26. 勤是井泉水,俭是聚宝盆。

大寒相关农谚 篇3

  在河北省邯郸一带民间,流传着关于过春节的神话故事。

  过春节,俗称过年,是人们重视的民间传统节日。人们过春节贴对联,横联往往写着“行夏之时”四个字。中国的农历,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又叫夏历。

  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可好哩!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世上乱起来了。天有时候旱,有时候涝,有时刮大风,有时下大雨。人有的穷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财主,有的成了奴隶。

  那时期,村里有户财主,家里雇着几个觅汉(即长工)。一天,吃过晚饭,人们祭灶神。小觅汉见了,便悄悄地跪在灶王爷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不要晴,黑了不要明;大小给个病,可别要了命。”不想,这话刚好叫财主听到了。等小觅汉走后,财主也跪在灶王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就暗,黑了就明;要病叫他闲时病,忙时不误做营生。”

  当时,灶王爷正在打瞌睡。没有听清楚;迷迷糊糊记得 “阴、晴、雨、风、病、痛……”几个字,便牢牢记在心上。

  说话间,一年过去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各路神仙都要上天,朝见玉皇大帝,灶王爷当然也去了。他比谁去得都早,因为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财主和小觅汉祷告的事。见过玉帝,二话没说便奏道:“玉帝陛下,小神有一事申奏,眼下人间阴阳错乱,风雨成灾,人们无法生存,应该赶快派一位大神前去治理……”

  玉帝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此话当真?”“当真。”“不假?”“不假。”于是,玉皇大帝连忙降下一道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当职,去管理民间的衣食住行。御旨一下,各位神仙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接旨。

  这时候。忽听南天门外,一声吆喝:“诸神退后,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只见是一位光头顶,胖乎乎,腆着个大肚子,眯缝着一双眼,笑哈哈的尊神——弥勒佛。这弥勒佛心胸宽,度量大,整天在南天门外观赏风景,也觉得无聊,正想给人们办点好事,便自动担当了这一重任。

  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于是,人们便遵照他的意愿,逢集上会办年货,实打实地忙开了。弥勒佛还具体规定: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同时,要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到了初一,也就是新年的头一天,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穿戴整齐,相互祝贺,尽情吃喝玩乐。同时,还要走亲访友,上坟祭祖……

  这样一来,人间真的太平无事了。玉皇大帝拨开云头,俯视人间,一片欢乐景象,心里自然高兴。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吵声。原来是姜太公的老婆(人们称她为脏神,专管茅房,粪土),正在跟大肚子弥勒佛吵架呢。

  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传到天宫,玉皇大帝正在那里下棋,听到炮响,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到人间察看。财神是天上主管金银财宝的神。他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了。

  玉皇大帝又派仓官下凡、仓官是专管仓库的神。他看到家家户户堆满了馒头供香,也不愿回天了。

  玉帝又派了几位神仙下凡,仍然没有回音。说着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玉皇大帝的棋也下完了。他忽然想起派下去的几位神仙都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当他看到人们穿得新崭崭的;吃着大米白面加肉菜,啥活也不干,心里十分生气,便召来弥勒佛喝道:“我叫你掌管民间诸事,谁叫你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于活?”弥勒佛笑嘻嘻地说:“陛下息怒,你要我管人们的吃穿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一句话,说得玉帝闭口无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也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所以,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打那以后,弥勒佛再不能回南天门了。直到今天,在一些寺院里,还留着他的塑像。人们说,这事不能全怪弥勒佛,他毕竟是想给人们办好事。所以,人们照常为他上香。

大寒相关农谚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准时收听雏鹰之声,今天的广播主题是《珍惜和平 捍卫和平》。我是播音员( )。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 ,在联合国的会徽上画着和平鸽和金色的橄榄枝,它们都代表着和平,象征着和平,但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新约全书》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天,上帝告诉诺亚:洪水快来了,诺亚赶紧和他的儿子造了一艘大船,叫做方舟。当洪水漫来的时候,诺亚一家登上了方舟,而且把许许多多动物也带上了船,方舟在波涛汹涌的水上飘荡了好些日子。终于雨停了,诺亚放出鸽子打探情报,不久,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了一片新摘下来的橄榄枝叶,诺亚知道洪水已开始退去,平安就要来到。从此,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神话寄托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无尽遐思,但渴望和平确实是全世界人民的美好心愿,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平,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和平,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安宁,令人关注的“南海争端”,形势严峻的“钓鱼岛事件”正在侵犯着中国的领土和尊严,破坏着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那么,怎么才能和平?怎么才能捍卫和平?这个重担无疑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二十一世纪,中国青少年的心愿和责任,就是让人民幸福,让世界和平。

  爱和平首先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生在福中要知福;爱和平,还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只有实力强大,才能捍卫和平。让我们向全世界许下我们美好的心愿:我们热爱和平,渴望和平,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破坏安定团结的一切活动,愿和平鸽衔着橄榄枝永远翱翔在碧空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