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的相关农谚

2023-03-26

立夏节气的相关农谚 篇1

  1. 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2.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3.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4. 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5.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火龙指红蜘蛛)。

  6. 风生火龙雾生疸。

  7. 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8. 小麦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9.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10. 立夏大插薯。

  11.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12. 立夏芝麻小满谷。

  13.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14. 立夏种绿豆。

  15.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16.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17. 立夏前后种络麻。

  18.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19.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20.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21.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22.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23.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24. 立夏三日正锄田。

  25. 锄板响,庄稼长。

  26. 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27.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28.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29. 锄下有水也有火。

  30. 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立夏节气的相关农谚 篇2

  1. 不密不稀,三千六七,薄地还可五、六、七(千)。

  2. 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3. 棉花定了苗,株间快松挠。

  4. 早中耕,地发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多苗壮节间短。

  5. 狠锄行间,细锄行边,匀搂株间,保墒保暖。

  6. 锄头早,僵瓣少。

  7. 棉花勤锄草,秋后拾花早。

  8. 力量麦子锄头谷。

  9. 锄草不论遍,越锄越好看。

  10. 护根草,长到老。

  11. 垄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

  12.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13. 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14. 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

  15. 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16. 闲散地上种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17. 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18. 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

  19. 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20. 牛驴骡马喂养好,加强防疫常检查,

  21. 使役需要讲科学,强弱快慢巧配搭,

  22. 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

  23. 静水鲤鱼流水鲶,科学喂养鱼龟虾。

  24.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

  25. 春争日,夏争时。

  26. 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27. 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28. 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29. 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30.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立夏节气的相关农谚 篇3

  元旦传说

  古代元旦年画

  据传说中国的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习俗文化

  中国古代的元旦,即现代中国所称之“春节”的习俗,见词条:春节。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西方元旦:西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双面神“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