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由来

  这么百年的时间对传统的节日采取这种鄙弃的态度,但是在那些政权力量不强的农村,特别是在比较偏僻的农村,传统节日仍然是一种“草根文化”,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前两年我看到元宵节就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觉得元宵节的热闹程度,大城市不如小城市,小城市不如农村,农村的元宵节还是红红火火,但是在北京城,前几年的元宵节都是无声无息的,但是在民间,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当时政府的主流强固的地方,传统的节日受到排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xx大”以后,这个情况出现了改变,“xx大”提出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怎么弘扬?怎么培育?XX年开的“xx大”,XX年春,我有机会跟中央有关的负责人座谈,我就说“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要重视民族的生活,要重视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的典礼,是一种民族生活的仪式,要重视民族生活,就要重视传统节日,中央的有关领导人听进去了,XX年我在全国政协提案,要给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过年之外,清明、端午、中秋应该放假,XX年我的政协提案提上去了,当时职能部门还不能接受,XX年我还继续提,XX年继续提,到XX年给我的答复就大大进步了,肯定了我的提案,而且说“我们正在研究方案”,到XX年正式答复了“我们有方案了”到XX年秋天征求大家的意见,从XX年开始,除了过年之外,清明、端午、中秋各放一天假,我们今年端午节马上要放假了,从XX年开始的。

  这就标志着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我们的党政部门已经开始重视传统文化,重视传统节日,“xx大”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怎么弘扬中华文化?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活态的活的形态。要弘扬中华文化,不应该振兴我们的传统节日吗?所以我现在不赞成说我们的传统节日越来越势微,越来越衰落,三、四年前这样讲可以,现在已经出现转机了,从“xx大”、“xx大”以后,我们的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了,我们的中央有关领导,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传统节日了,自从XX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放假以后,中央有关部门直接跟地方合作,举办传统节日的示范。

  XX年开始,清明节由中央部门跟据说是介子推烧死的地方,山西的介休县联合举办清明节的活动;端午节在屈原投江的地方,湖南的汨罗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文化部跟湖南省人民政府,汨罗县政府联合主办端午活动,过去历朝历代有没有这么重视的?中央的几个部委跟省政府、县政府联合举办活动?今年也是这样的,从、都是中央跟地方合作举办纪念活动,这说明我们中央有关部门是很重视了,地方各级政府也开始有许多地方重视了,比如今年的元宵节,好多地方都搞元宵灯会,我的老家福州搞的灯会非常热闹,去年的端午就很热闹,今年的端午有好几个地方也都在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但是事物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一些地方领导还是不够重视的,因为领导首先关注着经济,经济怎么发展,如果过这个节对我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有好处,能够促进我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他就有劲头,如果看不到明显的能够促进我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直接的效益看不出来的,他就缺少积极性,这是一个比较值得我们重视的,就是各级领导怎么样能够把文化建设,中央所讲的弘扬中华文化真正的重视起来,如果这个观念没有建立起来,他就不重视那些不能直接推动经济的节日,作为地方领导人,他首先想“我的gdp能不能上去,我的产业能不能上去”,但是你要看到,一方面文化的建设是软实力,是我们整个国家乃至我们每个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文化产业搞起来,确实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