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
在这个到处浪漾着艾草香,笑声、谈话声充溢满屋子的日子里,我脸上的愁眉不展是怎么回事?我呀,一到外婆家见人人都熟练灵巧地把棕叶卷成一个角,我不得不眼馋起来,也兴冲冲地拿起一片叶子,可那棕叶到了我笨拙的手上就不听话了,接着自然就造成了我脸上的一筹莫展。
我细细地观察着大人们的手怎样运作,可那叶子就像是个“顽固分子”,不跟我顽抗到底誓不罢休,最后借助外婆的帮助我才算把那片叶子摆平了,接着我开始装糯米。疑惑浮出我的脑海:那一盆小菠萝粒、小柿饼粒是干什么用的?原来,是外婆别出心裁弄出的粽子馅,看看包好的菠萝粽,白里透着晶莹的黄,十分可人,柿饼粽呢,在白色的外观中隐约可以看到一点点橘色,也是让人馋涎欲滴。我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我选了几粒看起来饱满多汁、色泽亮丽的菠萝粒和柿子粒,我把它们包在了一个粽子里。
“开饭了。”我们迫不急待地奔向桌子,桌子上美味佳肴的色、香、味设下了天罗地网,轻而易举就网住了我们的心,把我们诱惑到另一个世界去。我不得不大开食戒了,一块鲜美诱人的带鱼肉送入我的口中,我不嫌刺多麻烦,耐心地剔完刺,享用起自己的劳动成果,赞叹的话语从我口中流出。接着,粽子又到了我的攻击范围内,我一眼认出了我包的粽子,它在其它形状统一的粽子中格外出众,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我的“机枪”立即把它抢夺过来。头一口我就咬到水果粒,菠萝粒甘甜的汁水沁入的我的心脾,我对自己包的粽子格外满意。接着,更多的佳肴进入了我的视线……
端午之际,“神十飞天欢乐撒,艾草高悬龙舟赛。“而“粽”也处处都是,连对参加划龙舟的哥哥姐姐们,我都能送上一个“粽”在参与。因此,我搜集到了关于粽子种类的资料,有蜜枣粽、板栗猪肉粽、排骨粽、豆沙粽、蛋黄粽、清水粽……在粽子大家庭中,有两大主味:咸和甜。咸,咸得有滋有味;甜,甜得回味无穷。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2
近了,近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迈着轻盈的脚步即将来到我们身边。外婆早早的准备好了材料:粽叶、赤豆、糯米、咸鸭蛋、绳子……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可爱的小粽子在外婆灵巧的双手下诞生了!外婆把裹好的粽子在大锅子里煮起来。过了好一会儿,粽香扑鼻。我馋得口水直流,外婆笑着对我说:“小馋猫,先拿个给你尝尝鲜!”我拿过来,三下五除二地剥掉粽叶,迫不及待吃了起来。我边吃边问妈妈:“这个端午节有什么来历吗?”
妈妈仔细想了想告诉我:“应该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楚国的大诗人,据说他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罗江自尽,死后为蛟龙所困。”还没等妈妈说完,我便又提了一个问题:“那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呢?”这问题问的很好!”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因为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楚国小人当权,楚怀王被骗留在秦国当人质,楚国的首都郢被秦军攻克,楚国迁都寿春,在国家被攻克之时,他就愤然投江自尽,以身殉国!”
“哦!原来是这样,那请继续接着讲吧,妈妈!”
“然后,世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哀伤。每年于此日投五色粽子于水中,以驱赶蛟龙,有的渔夫还划船捞救,后来就发展成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后来就把端午节定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的来历呀!我今天不仅尝到了可口的粽子,还学到了新的知识呢!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3
盼星星,盼月亮,我天天盼着的端午节即将到了。我们班要提前开展民俗活动,同学们欣喜万分。
中午,我还没进班级的门,就听见同学们在纷纷议论体验端午民俗活动的事。家长们摩拳擦掌忙活着准备包粽子的材料,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开始包粽子喽!老师说每组请一位“专家”,我的奶奶欢迎,几乎每一组都来请过一次。幸好我聪明,早就料到老师会让我们开始前必须洗手,所以我早就洗好手了,这样,我就得以在同学们去洗手时,拖着奶奶到我们这组来。我知道包粽子要先折叶,要折成龙卷风的形状,再压实,然后把剩余的粽叶盖在“龙卷风”的大口上,接着包角,最后就用线紧紧扎好。经过一番折腾,一个粽子赫然出现在我的手上了,这样饱满、秀色可餐的样子,要不是粽子还没煮,我早就像饿狼一样扑上去了!奶奶还会包长角粽,同学们也学着家长的样子,包出了形态各异的粽子。嘿嘿,我也给我奇形怪状的粽子起了名字,分别是:筷子粽和兔耳粽。
撞蛋比赛开始了!我的心情紧张了起来。同桌首先向我发起挑战,没想到“砰”的一声,我可怜的蛋就粉身碎骨了。同桌进入了总决赛时,我兴奋地叫道:“加油加油!”只听“砰”的一声,对方的蛋碎了。所以我的同桌——蔡光滨就被封为全班的“蛋王。”
端午节是一个美丽而纯朴的节日。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它不仅是纪念,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有过许多美丽而动人的端午,端午对我来说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享受!因为这一天,是我们这个集体一家,有爸爸妈妈,有爷爷奶奶,在一起同庆祝,共欢乐!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4
今天是端午节。对于我这只小馋猫来说,端午节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可以吃粽子。那美味的粽子让我常常是“口水直下三千尺”。这不,一大早,爸爸就买回了一堆口味不同的粽子。
粽子在锅里煮了十几分钟后,就可以吃了。我把“魔爪”伸向一个大大的粽子。顾不得烫手,撕开裹得紧紧的粽叶,狠狠地咬了一口。哇,是蜜枣味的。香香的糯米配上甜甜的蜜枣,真令人回味无穷。我一口气把它吃了个精光,又抓起一个小个儿的粽子咬了起来。嗯,真好吃。原来是玉米甜香肠的。玉米香加上香肠甜使粽子非常可口。“岚岚,来吃个卤鸡蛋。”听了爸爸的话,我连忙拿起一个卤蛋吃了一口。这卤蛋又鲜又香,好吃极了。
这时,妈妈突然说:“别只顾着吃,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哈,这可难不倒我。我擦了擦嘴,娓娓道来:“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因为他的一个对国家很有用的提议没被国王采纳,反而还被逐出王宫。悲愤之中,他纵身跳进汩罗江自尽。老百姓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身,就划船把米饭等食物投入江中。后来,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就是屈原投江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赛龙舟。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节日。”说到这儿,妈妈笑了:“回答正确。奖励一支雪糕。”哈哈哈,意外收获!
狂喜中……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5
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游龙。我们到了目的地,那艘龙船长得像一条真正的龙,有龙头和龙尾。龙头上面有一对大大的角,它有许多胡须,我还以为是龙爷爷呢!随着龙身的游动,龙头有节奏地左摇右摆,龙船上有激情四射的龙船手,他们精神抖擞,他们齐心合力地划着船桨,他们的精神面貌值得我们学习。船头站着一个人,中间的人在奋力划船,有个人在有节奏地打鼓,响亮的鼓声真好听。后面有个人像龙一样摆尾,啊!原来龙船是多么美丽的呀!
粽子,它穿着青绿色的衣裳,远看,像一座小小的山坡。近看,像立体三角形。闻一闻,很香。我把它的绳子解开,种子就打开了,咦?好像变魔术一样。我咬了一口,在嘴里黏糊糊的,香喷喷的,有点儿咸,不过还是让人回味无穷。哇!粽子是多么好吃的呀!我在回家的时候,遇见了一大片农田,河边的风轻轻地小脸蛋,闻一闻,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这种感觉真不错啊!
今天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呀!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6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爸爸妈妈带我来到杏花村观看赛龙舟。
来到杏花村的湖边,只见几只龙舟整齐地停靠在湖边。选手们个个儿精神焕发,严阵以待。
“预备——”裁判大喊一声,大家都拿好了船桨,准备出发。
“砰!”枪声响了,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向前行驶。选手们都使出了全身力气,很有节奏地、整齐地划着桨。“隆隆……”鼓声阵阵,选手们更加有劲了。几条龙舟互不相让,一会儿你靠前一点,一会儿它又追上去。瞧,有一条龙舟落后了一大截,原来是队员们的动作不是很整齐,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又调整节奏,奋力追上去。看看那位大哥哥,他划得最卖力了。他使劲地划着桨,脸涨得通红,额头上也渗出了豆大的汗珠。水“哗哗啦”地唱着歌,溅起雪白的水花,似乎也在给队员们加油打气。到了最后,比赛进入了白热化,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满怀期待。岸边也爆发出了阵阵的加油声,我也情不自禁地呐喊了起来。比赛结束了,二号船队取得了胜利,队员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好像忘记了疲惫。落后的选手们也微笑着,重在参与嘛。
这次赛龙舟很精彩,通过观看比赛也让我懂得了:只有齐心协力,团结起来,才会取得胜利。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7
端午节那天,我和奶奶一起报名参加小记者包粽子比赛。这是第一次参加包粽子比赛,我很期待。
早上10点,我和奶奶们来到金瑞银泰商场五楼,和小朋友们一起焦急地等待包粽子比赛的开始。这时,小记者老师已经准备好了粽叶、糯米、红枣和绳子等材料,正在一盘盘地分在桌子上。
比赛开始了,我和奶奶一起忙了起来。我把粽叶一个一个的整理好,叠起来快速地递给奶奶。只见奶奶双手拿起粽叶,一手拿着粽叶的一头把粽叶往上一旋变成一个锥子形状。这时另一支手拿起勺子,把米和枣一起放在锥子形的粽叶里,包起来再用绳子紧紧地捆在一起。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奶奶在台上忙得手忙脚乱,只听妈妈在台下为我们加油鼓劲,还为我们拍了好多的照片。
正当我们包的起劲时,时间到了。8分钟过去了,我和奶奶一共包了15个粽子。我看到和奶奶包的粽子,很开心,很高兴。这真是个有趣的活动啊,明年一定还来参加。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8
端午节快到了,窗外远远的听见有擂鼓的声音。一定是划龙舟的选手们在练习了,我的眼前闪现出一幅恍惚的图画来。一条黑色的龙舟如蛟龙般在赛道上穿梭。船头一人穿着金黄色的衣服,使劲敲打着大鼓。船上的汉子们和着鼓声,口中呐喊着雄浑有力的号子。
窗外的鼓声渐渐近了,我听见了那种释放身心的呐喊。却渐渐的,又越来越远……
小学时候,端午节到了。总是会在放学后,站在离学校不远的河边观望一阵。一条条龙舟如龙一般游动在平缓的河流中,激开的河水向两岸平铺开去,一波接着一波,龙舟仿佛添上了尾巴。
到端午,那条河上的桥的扶手处,势必会插上十来杆旗。那时的我不知道这旗意味着什么,只抬头望着各色的旗上张牙舞爪的长龙,在桥下找着相对应的龙舟。我隐约觉得,那些旗是龙舟的象征,一杆旗便是一条龙舟。
至于为什么要划龙舟,我也只能解释为比赛,一个传统的比赛。直至有一天,我真正明白了只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我与龙舟的故事也销声匿迹了。
这样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后在桥上停留一阵,看着那些豪迈的汉子们汗流浃背,在河心喊着号子,乘风破浪。
但渐渐长大了,六年级了,就不再那么轻松了。只能匆匆而过,而不像从前那样可以停留一会儿,站在岸上呐喊助威。
今天,龙舟上的那大鼓又敲响了。我又想起了曾经的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赛。
似乎已经淡忘了,就像淡忘一个似曾相识的朋友。但它的确仍在我的身边,而我,却只能坐在家中冥想一阵。淡淡的回味上学时路过的制作龙舟的作坊,曾经摆在岸边的崭新的龙舟,曾经站在上面跳来蹦去的一情一景……
像是看到了那龙舟上的一片片硕大的龙鳞,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无限金光,却又被烟云缭绕,隐没在稀落的记忆中……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9
提起端午节,那就得说起我的最爱粽子了。记得儿时,最爱吃的是包着蜜枣的甜粽子,与其说是爱吃甜粽子,还倒不如说就是贪图那颗蜜枣,每次包粽子之前都会趁大人还未发现,偷偷含一颗蜜枣在口中,然后直径溜去,享受完这一刻后,若还不过瘾,便会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走的桌旁再次伺机下手。然而这样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最后总会有几个什么都没有包的粽子,都说“6月端午,甜甜蜜枣一入口,便胜却人间无数”,那些后果在我吃蜜枣时,早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渐渐的,粽子中这么一个小小蜜枣已经无法让我满足了,我又更倾向于包肉的粽子,也就是俗称的“肉粽子”。第一次吃肉粽子是在吃火锅的时候,原本我只吃包蜜枣的粽子,其他的粽子我都是拒之口外的。不过那日火锅里放了不少的小肉粽子,当火锅中的各个食材都煮熟后,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香气,而肉粽子的香气却独占鳌头,那诱人的肉香加上糯米似有似无淡淡的香味,让闻者无不垂涎三尺,好似这么光闻着,就如同刚刚品尝完这份美味,让人口齿留香。当我尝完第一个肉粽后,就迫不及待地又拿出一个来,并且拼命向锅里放粽子。
如果沾上了海鲜酱和辣酱的话味道更是让人赞不绝口,糯米与肉的香味与酱味融合的恰到好处,那味道刺激着你身体的每一寸皮肤,先是微微的扩张,继而猛地一下收缩,是一颗冰冷的心被熔化的一瞬间,是久经干旱的土地得到露水滋润的一刻……
端午节即将来临,我家窗口又向外冒出一阵阵粽香,如一只纤细的手,伸向天际,伸向远方。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0
近了,近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迈着轻盈的脚步即将来到我们身边。外婆早早的准备好了材料:粽叶、赤豆、糯米、咸鸭蛋、绳子……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可爱的小粽子在外婆灵巧的双手下诞生了!外婆把裹好的粽子在大锅子里煮起来。过了好一会儿,粽香扑鼻。我馋得口水直流,外婆笑着对我说:“小馋猫,先拿个给你尝尝鲜!”我拿过来,三下五除二地剥掉粽叶,迫不及待吃了起来。我边吃边问妈妈:“这个端午节有什么来历吗?”
妈妈仔细想了想告诉我:“应该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楚国的大诗人,据说他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罗江自尽,死后为蛟龙所困。”还没等妈妈说完,我便又提了一个问题:“那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呢?”这问题问的很好!”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因为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楚国小人当权,楚怀王被骗留在秦国当人质,楚国的首都郢被秦军攻克,楚国迁都寿春,在国家被攻克之时,他就愤然投江自尽,以身殉国!”
“哦!原来是这样,那请继续接着讲吧,妈妈!”
“然后,世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哀伤。每年于此日投五色粽子于水中,以驱赶蛟龙,有的渔夫还划船捞救,后来就发展成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后来就把端午节定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的来历呀!我今天不仅尝到了可口的粽子,还学到了新的知识呢!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许多习俗。比如:划龙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悬挂艾叶与菖蒲。
端午节不仅有许多风俗,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关于端午节来源的传说故事里,最为有名的莫过于屈原投江的故事了。相传,在春秋时期,秦国攻破楚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就要灭亡,心如刀绞。于农历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之作《怀沙》,然后抱石跳入汨罗江中,以死报国。后来,人们就用吃粽子和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关于端午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粽子了。包粽子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包粽子的第一步是卷粽叶,要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卷紧,不然米会漏出来。第二步是装糯米。第三步是把馅装进去,再在馅上放一层糯米。最后就是把留在上面的粽叶继续包好,用绳子绑牢,放到锅里煮了。当煮得差不多的时候,那浓浓的粽香就从厨房里飘了出来,直钻到我鼻子里。粽子出锅了,把粽叶打开,咬上一大口,哇!美味极了!
端午节,我最爱吃的是粽子,最爱看的是赛龙舟。它们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华文化。也是这两大习俗编织成了这个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2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吃粽子、赛龙舟、采草药的风俗习惯。6月9日这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綦江的老瀛山,跟随12个家庭一起参加了一个“采草药”的亲子活动,做了一天“小郎中”,真是收获满满呀。
在专业的中医带领下,我们认识了很多的草药:看起来平凡无奇的“火炭母”,是清热解毒的良药;重庆随处可见的竹叶心,却又一种很神奇的功效:治疗心火旺、睡梦中流口水、脾气怪,最后这个治疗脾气怪真把我笑坏了,我逗趣地对同行的小伙伴说:“千万不要装怪哟,不然我给你熬一锅竹叶心来喝”;有一种草药特别漂亮,开起花来一排一排的,坠在茎上,像一串铃铛,那就是玉竹,具有很多保健功能。
中医老师采到一棵像小松树一样的植物,介绍说:“这是青蒿,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种草药”,我在心里“哇”了一声,马上举手回答:“就是科学家屠呦呦从中提取了青蒿素,用来治疗疟疾,得了诺贝尔奖”老师表扬了我,并详细介绍了这种大名鼎鼎的植物。我在心里感叹:科学家们真厉害,竟然能从这么一棵不起眼的植物中发现它的医用价值,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真是太伟大了!
玩的是“鸡屎藤”,中医老师让我们闻一闻,啊,好大的臭味,原来是它在发出鸡屎的味道,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虽然它不好闻,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种良药,可以治疗小儿厌食和消化不良。
另外,我还认识了其他二十多种草药,原来那么普通的植物,生长在大自然中,经过人类的“慧眼识英雄”,经过无数代人的“勇尝百草”,竟然成了治病救人的武器。不得不佩服中医的神奇。老师还告诉我们:端午这天的草药是一年中的,不老不嫩,气味最浓,药性。人们在这一天“采百草,驱逐毒邪”就成了一种风俗,寄托了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望。
采完草药,中午我们吃饭时用能清热解暑的草药熬了一锅汤,大家一起喝,虽然苦苦的,但是喝了却很舒服。最重要的,我们还用草药水给爸爸妈妈洗脚了,洗脚时,我发现爸爸妈妈脚上有很多老茧,我知道这是他们整天辛苦忙碌的结果,我用熬好的中药水细心地给他们洗脚,希望能为他们去除“毒邪”,带来吉祥和健康!我还跟着中医学着用“艾灸”来给妈妈治疗头疼。学的越多,越能发现中医中药的深奥之处!
最后我和小伙伴们总结了一下,收获太多了:学习了有趣的中药知识,了解了端午的传统习俗,知道了对父母的感恩......虽然在烈日下爬山采药很辛苦,可我们依然特别开心!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3
今天,我7点就起床了,因为我期盼已久的端午节到了,我好高兴啊!想着不能睡懒觉,我就起床了。后来就是一些普通的事情了。就是:刷牙......梳头......吃早餐啦。
吃完饭就去参加美术课举办的活动,在荷兰花卉小镇的大草坪写生和玩亲子游戏。
我在能看见风车的阴影底下写生,我取的景就是风车、蓝天和草地。美术老师还时不时地过来提一些小建议。有一次,老师来给我提议的时候,说了一句:画得不错!我心里美滋滋的。画完以后就是亲子游戏啦!还要分组呢!而且,我和妹妹都在第3组!第一项游戏:接力赛。游戏规则是:一个大人一个小孩拿着一个画板,画板上有一个水瓶。大人小孩端着瓶子跑,不准掉。这项游戏我们组赢了!接下来我们还玩了毛毛虫、闭眼画画和幸运大比拼。每个都很有意思。
中午,我们全家人聚了餐。
下午,我们又去看了儿童剧《雪孩子》还去了何香凝先生的美术馆。
晚上,我们吃了晚饭以后,我爸爸给我、妹妹和Lisa姐姐一人一个冰淇淋。我的是芒果味的。
这天虽然很累,但很快乐!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4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在外婆家里过,过了一个很充分很快乐的一个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家里人都要去割艾草,或是去街上买一些艾草回来,放在门口前,插在后院里,只要有空的地方你都能看到有艾草立在那里,整个房子就像被艾草包围了一样,一片绿色,像是一片绿色的丝巾。这个艾草它有寓意,艾草能驱蚊除虫,也可以驱灾辟邪。所以每年的端午节大家都会买一些艾草放在家里面。
到了中午,外婆会给孩子们系上红绳,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脚怀上,有的系在脖子上。听说这红绳叫“长命绳”、“快乐绳”、“辟邪绳”。它是五色绳,它有青、白、红、黑、黄,它们分别是木、金、火、水、土,可以强身健体,长命百岁。
晚饭到了,餐桌上的菜各色各样,闻起来就香,中间盘就是鱼了。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几桌的人都满了,他们满脸的笑容,话有说不完的话。端午节很热闹呀。
端午节,真是别具一格,令人难忘得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5
端午节在家乡是很热闹的一个节日,人们喜欢把它称为“五月节”。在端午节那天,街道上从早上到晚上都很热闹,早上很早就有人把粽子、艾草、彩绳拿到街上去卖,到处都弥漫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给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粽子是一定的,端午节那几天,在大街上都是推着车买粽子的。插艾草,老人们都会去采或者是买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芦挂在门上,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吃鸡蛋,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我们这儿看不到赛龙舟的,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端午节,我最喜欢买五彩绳系在手脖上,好几个月都不会拿下来。
不同地方端午节的习俗也就不一样。端午节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也是一个伟大的节日。所有地方的端午节的目的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是我所喜爱的节日,在我的记忆里除了春节,就没有什么日子可以与端午节相媲美的了,尤其是自己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6
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拿粽子,因为明天是端午节了一路上,我和妈妈经过菜场,看见街上到处是卖草药的、粽子的、艾叶的……我感到非常奇怪。
“这是我们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把草药、粽子和蛋放在锅里一起熬,吃起来会长壮的。把艾叶做成宝剑,贴在门上,有驱邪的作用呢!”妈妈微笑地说。
到了外婆家,刚一进门,新鲜的粽子香味透过阵阵蒸气迎面扑来。只见,外婆坐在竹椅上熟练的包着粽子。再看看,煤气炉里的高压锅里的粽子,在蹦蹦跳跳的玩耍呢!外婆包了几个小巧玲珑的四脚粽妈妈拿起粽子若有所思地说:“以前我们没有玩具和零食,粽子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当玩具。”妈妈还说端午节那天,她脖子上挂着一个用彩线编织成的蛋袋,蛋袋里装着鸭蛋或鸡蛋,来到学校,和同伴撞蛋,谁的蛋裂了,谁就输了,谁的蛋没裂,谁就是胜利者,如果妈妈没裂,就会开学的手舞足蹈起来。
我也闹着妈妈编一个蛋袋给我,我也和同学碰碰蛋,那该有多开心呀!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7
端午节快来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儿时的一次端午节,那是多么的刻骨铭心,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那年端午我和父母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过节。出城后,一路上满是白色的帐篷,长长的,如同一条条水管排列着,显得十分有规律。
下车后,爷爷奶奶早在门口等着了,爷爷看到我可乐坏了连忙叫道:“孙子,快过来,爷爷在这儿。”我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衬衫加上灰色裤子的老人在门口叫着,他显得十分朴素,一看就知道是爷爷,我们便过去打招呼,爷爷告诉我,他隔壁有个专门卖粽子的,她包的粽子又大又香,于是我们便去买粽子了。
来到她家我们便看到一个妇女正在包粽子,她穿着一件大红大绿的衣服,只见她一折,一捏,一拉,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看到我乐呵呵的说:“小伙子,你是隔壁那老头的孙子吧,来来来,我这儿给你准备了几个粽子,快回去尝尝。”只见她递给我一袋的粽子,我看见他的手上长满了茧,有的地方还贴着白胶带,可能是被竹叶割的吧,我说:“不不不,阿姨,太多了,我吃不了这么多。”她笑着说:“吃不了没关系,你带回家慢慢吃,顺便帮我做个宣……”她头侧着,冥想着“哦对了,是宣传,你看看我,只知道包粽子,脑子不管用,你就顺便去帮我去做个宣传吧。”她笑着说。于是我收下了,走出门我看见摊子上摆着一个个大西瓜,我想:“粽子送我们了,也不能白送,就多买几个西瓜吧。”于是我问道:“阿姨,你家西瓜怎么买啊?”她说:“我家老头子种的瓜不甜,我带你去隔壁老王家买吧。”
随后我们跟着阿姨来到了老王家,阿姨叫道:“老王啊,快出来,隔壁老林家的孙子来了,快挑几个好瓜。”只听屋里传来一声:“好咧!”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驼着背,穿着满是泥土的橡胶鞋,像是刚从地里回来一样,满脸的皱纹如同耕地一般纵横交错着,但却掩盖不住他满脸的笑容,他说:“今天我刚摘了几个大瓜来。”于是他便装了两个大西瓜给我,老妈也连忙把钱递上,可老人就是不收,他说:“城里人好不容易过来,我怎么能收呢,快把钱放好,免得丢了,这钱我是不会收的。”老爸便递上一根烟说:“抽吗?”老人笑着说:“钱不收,抽根烟倒可以。”一旁的阿姨笑道说:“你这烟鬼,就是改不了这德性。”随后在场的人都笑了。
到现在,我真的再也没有吃过那年似的好粽,再也没有吃过那年似的好瓜——也再也没有过过那年似的端午了。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8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清早,我被这儿歌声吵醒了,听到这首儿歌,我知道端午节来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而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每逢端午节妈妈总会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可是我不明白的是妈妈为什么在厨房里洒上雄黄酒?妈妈告诉我是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因为端午节又称重五节,所以很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也称“五线”。各家要插五端;菖薄,艾草,石榴花,龙船花,蒜头。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这一天都要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赛龙舟,吃粽子之所以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因为相传龙舟竟渡要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听了那么多,最开心的时候来了就是吃棕子,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有肉粽,豆沙粽,米粽,蜜枣粽,令我眼花缭乱。可惜粽子的形状只有两种,三角粽和枕头粽。我先把线拆了,再把芦叶去掉,就闻到一阵清香扑面而来,我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那么大的粽子我三两口就吃完了。
我喜欢这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19
一碗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一口清凉滋润的泉水,让人满足了舌尖上的可口与凉爽;一杯新鲜美味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但一个纯朴的端午节,是否也会让人流连忘返呢?
端午节的来历是和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是分不开的,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被人们亲切的成为“粽子节”。我们家就根据这一传统,买了两个粽子,白米粽子白我们馋的直流口水。这样纯朴的端午,可称得上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今天,我刚刚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过没过点。一看:都5:30了!我起来一看,爸爸妈妈早已经穿好衣服在等我这个小懒虫了!我磨蹭了一会,在5:00我们准时出发向哲理木大桥前进。刚一到大桥,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人山人海、被围得水泄不通的街道,在接到的两旁,栏杆早已被遮住,只见在街道两旁挂在架子上的色彩明亮的各种各样的小饰品、小摆设,及其鲜艳,及其精致。我们这才在喧闹中走向了大桥的里面。在这一天,我发现大桥的水,都特别亮,特别静。再玩了一会之后,我们才恋恋不舍得回到了家。
端午节过了,我也第一次体验到了端午节的快乐,这纯朴的端午节将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20
端午节快来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儿时的一次端午节,那是多么的刻骨铭心,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那年端午我和父母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过节。出城后,一路上满是白色的帐篷,长长的,如同一条条水管排列着,显得十分有规律。
下车后,爷爷奶奶早在门口等着了,爷爷看到我可乐坏了连忙叫道:“孙子,快过来,爷爷在这儿。”我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衬衫加上灰色裤子的老人在门口叫着,他显得十分朴素,一看就知道是爷爷,我们便过去打招呼,爷爷告诉我,他隔壁有个专门卖粽子的,她包的粽子又大又香,于是我们便去买粽子了。
来到她家我们便看到一个妇女正在包粽子,她穿着一件大红大绿的衣服,只见她一折,一捏,一拉,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看到我乐呵呵的说:“小伙子,你是隔壁那老头的孙子吧,来来来,我这儿给你准备了几个粽子,快回去尝尝。”只见她递给我一袋的粽子,我看见他的手上长满了茧,有的地方还贴着白胶带,可能是被竹叶割的吧,我说:“不不不,阿姨,太多了,我吃不了这么多。”她笑着说:“吃不了没关系,你带回家慢慢吃,顺便帮我做个宣……”她头侧着,冥想着“哦对了,是宣传,你看看我,只知道包粽子,脑子不管用,你就顺便去帮我去做个宣传吧。”她笑着说。于是我收下了,走出门我看见摊子上摆着一个个大西瓜,我想:“粽子送我们了,也不能白送,就多买几个西瓜吧。”于是我问道:“阿姨,你家西瓜怎么买啊?”她说:“我家老头子种的瓜不甜,我带你去隔壁老王家买吧。”
随后我们跟着阿姨来到了老王家,阿姨叫道:“老王啊,快出来,隔壁老林家的孙子来了,快挑几个好瓜。”只听屋里传来一声:“好咧!”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驼着背,穿着满是泥土的橡胶鞋,像是刚从地里回来一样,满脸的皱纹如同耕地一般纵横交错着,但却掩盖不住他满脸的笑容,他说:“今天我刚摘了几个大瓜来。”于是他便装了两个大西瓜给我,老妈也连忙把钱递上,可老人就是不收,他说:“城里人好不容易过来,我怎么能收呢,快把钱放好,免得丢了,这钱我是不会收的。”老爸便递上一根烟说:“抽吗?”老人笑着说:“钱不收,抽根烟倒可以。”一旁的阿姨笑道说:“你这烟鬼,就是改不了这德性。”随后在场的人都笑了。
到现在,我真的再也没有吃过那年似的好粽,再也没有吃过那年似的好瓜——也再也没有过过那年似的端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