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后怎么入党

  23、《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与入党申请书有什么不同?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是中共中央组织部统一制发,由党组织发给即将提请支部大会讨论的发展对象填写的,未经党组织同意不能自行决定填写。入党申请书则是要求入党的人向党组织表明自己入党心愿和政治选择的申请书。

  24、支部大会接收预备党员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1)发展对象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有关问题。

  (2)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3)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审查的情况及其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情况。

  (4)与会党员发表意见,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5)发展对象或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

  (6)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即可作出同意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的决议。

  25、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审查情况,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1)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表现。

  (2)发展对象的政治历史、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审查情况。

  (3)其他需要向支部大会说明的问题。

  (4)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意见的情况。

  (5)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的情况。

  26、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进行表决时,发展对象是否需要回避?

  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进行表决时,发展对象不必回避。

  27、入党介绍人在支部大会表决自己所介绍的人入党时,能否弃权或投不赞成票?

  入党介绍人对自己要介绍入党的人不能投弃权票,更不能投不赞成票。作为入党介绍人,投弃权票和不赞成票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8、支部大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有效票数应如何计算?

  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以上,方为有效。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会前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之内。

  29、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前,为什么要指派专人同发展对象谈话?

  一方面使党委能直接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保证审批意见准确,防止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到党内来。另一方面通过谈话,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发展对象进一步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30、谈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发展对象对党的认识是否正确。

  (2)发展对象入党动机是否端正,是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无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3)发展对象思想觉悟和政治上成熟的程度。

  (4)发展对象的政治品质和工作态度。

  (5)发展对象对党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6)发展对象对自己缺点和不足的认识及今后改进的打算。

  (7)发展对象政治历史和其他方面的问题。

  最后要简要归纳:肯定成绩,鼓励进步,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31、能否以有关人员联席会的方式审批预备党员?

  由党委主管书记、组织部门负责人及有关经办人员组成的联席会,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以这种方式审批预备党员的做法,是有悖于党章规定的。

  32、党委书记能否代表党委审批预备党员?

  党委书记虽然担负着重要责任,但不能代表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审批党员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表决决定。

  33、超过规定的审批时间,原报批的党支部是否要重新办理入党手续?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