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指导:描写场面 可用“三结合”
写活动时,写事件的经过,常常要进行场面描写。同学们作文时,不是忘记描写场面,就是写得不够全面或者杂乱无序。那么,怎样描写场面才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呢?“三结合”是好办法!
点与面的结合 场面由场地、环境、人物及活动的内容等因素组成。下笔时,头脑中既要有“全景”,又要有局部(某人、某物)的“特写镜头”。文章中有点、有面,点与面结合,既能照顾到全局、一般,又能突出“主角”、重点。例如——
(1)参赛的同学各自戴好了精美的面具:美猴王、猪八戒、老牛……他们各持渔竿来到池塘边。只见“美猴王”把手里的渔竿举起,把渔线缠绕在渔竿上。由于紧张,他的手微微颤抖,渔钩晃来晃去,就是掌握不好平衡!“大鱼”怎么也钓不上来,急得他直跺脚。
(2)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奔出教室,边跑边喊:“下雪啦,下雪啦……”操场上,同学们有的仰着脸、伸出双手,迎接从天上飘落下来的鹅毛般的雪花;有的撇开双脚慢走,在雪地上咯吱咯吱地踩着,踩出一串“八”字,就像拖拉机留下的辙印;有的狂奔不止,摔倒了爬起来再跑;有的干脆在雪地里打起滚来;还有的团起雪团打起雪仗来……雪中的校园一直沸腾着。
例(1)中的“参赛的同学各自戴好了……”,例(2)中的“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奔出教室,边跑边喊……”都属于“全景”。而例(1)中的“美猴王”, 例(2)中的“有的仰着脸、伸出双手,迎接……”,“有的狂奔不止,摔倒了……”等等,都是局部的“特写镜头”,属于“点”。
动与静的结合 场面中的事物有动、有静,平时要注意观察,写作时应有所体现。文章中有动、有静,动与静结合,文章的内容就会具体、生动。例如——
操场上早已用椅子围成一个“小池塘”,池塘的中间有十几个没有盖子的空瓶子。噢,那一定是“大鱼”喽!池塘的旁边摆放着一把把用木棒做成的渔竿,渔竿上早已系好了又细又长的渔线,渔线的末端并不是渔钩,而是一个铁钉子。同学们急切地把目光投向老师,老师面带笑容地讲了游戏规则。
“急切地把目光投向老师” “老师面带笑容地讲……”都在运动着,这就是事物的动态。这个例段中所描写的“小池塘” 、“大鱼”、 渔竿、渔线、渔钩,就处于静态。
虚与实的结合 眼前的人、事、物为“实”,心中的感受、头脑中的联想……则可看作“虚”(但绝不是“虚假”的“虚”)。文章中有虚、有实,虚与实结合,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中心更突出。例如——
同学们的心跳得更快了。大家都两眼紧盯着教室的门,等待着老师的出现,也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酸、甜、苦、辣……
这是一名同学描写的同学们等待公布成绩时的场面。“等待着老师的出现”,是实情;“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酸、甜、苦、辣……”这样的交代,突出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