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支点的话题作文带点评

2019-12-04

  "精神支点",或许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精神指点的作文范文带点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神支点的话题作文带点评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世界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这句话揭示了科学的伟大。物质世界是这样,精神世界何尝不是这样。给予精神支点,人才能够充分地伟大,才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敢设想:没有精神,精神没有支点,人类会是怎样?

  请以"精神支点"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正如材料所说,给予精神支点,人才能够充分地伟大,才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这个文题给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的余地,但要写出耳目一新之作也并非易事。因此,应根据词的意义,充分地展开联想,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来进行写作。假如你要写记叙文,你不妨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来表现"精神支点"在人物中所起的作用。当然,这个人物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比如NBA中有不少被我们称为"烂队"的球队,其实他们并不缺少实力派的大明星,但是精神方面的匮乏使得其战斗力大打折扣。这就是千军易得,精神支柱难求。假如你要写议论文,你不妨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社会生活中的正反两方面的的事例论述自己对"精神支点"的认识,从而得出"人不可没有精神支点"的观点。另外,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结构体裁上有所创新。

  需要说明的是,一是要求以"精神支点"为题,就不可自己再拟题目;二是"精神支点"有好坏之分,我们所追求的应是正义的、美好的。

  素材超市

  1.去广州二十里,有贪泉,人传饮此泉之水则失廉洁之性;晋代有贤士吴隐之到广州上任刺史一职,过贪泉时自酌其水饮之,且题诗一首云:"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2.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并因此引发了二次大战。法国思想家、古生物学家德日进于山雨欲来之际,深入洞察了西方世界的精神与信仰危机,他指出:"目前的危机比某一种文明发展过程中偶然经历的难关要严峻得多";他认为"人们今天不知道往哪里用他们的力气,特别是不知道应把自已灵魂的冲动引向什么共同的终极目的。目前的危机是精神危机。物质能量无法正常运转循环,因为它找不到一个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去组织、引导它。而精神力量不够强大,是因为它不断地消散为混乱的躁动"。

  3.如今的三连冠湖人,之所以强大,会有很多的道理。"OK"的能力不用多言,但更需要肯定的是这二人稳定军心的作用。就好比人们笑谈的:NBA中随便拉些人手与"OK"组成队伍,一样能拿总冠军!这不是要否定掉费舍尔、福克斯的能力,更不是视霍里、乔治如无物,但是如果没有"OK"给他们的强大精神支柱,他们根本不可能肆无忌惮地发挥。所以说,湖人的强大,与其具有两个"物质"与"精神"良好结合的超级关系巨大,更与这两个超级作为支点支撑起球队的整体精神密不可分。

  4.有一个故事,荷马史诗中大英雄奥德修斯打败特洛伊人后,历经苦难漂泊到一个小岛上,岛上有一位女神卡吕浦索,她非常美丽,十分聪慧,女神倾慕善良勇敢的奥德修斯,她挽留奥德修斯住在小岛上,两人一起过幸福的日子。奥德修斯很感激,但拒绝了,因为他时刻想念自己的家,最后他终于回家团聚了。

  5."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左边的一撇正是人的躯体,右边一捺则是支撑整个人格大厦的支点--精神信仰。我们可以没有财富,可以没有美貌,可以没有名利,但我们不能没有精神信仰。没有精神的支点,一切都会轰然倒塌。

  6.作为茫茫寰宇中的一个小小生命个体,生存着总该为自己找一个理由,一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使生活不只是一种机械的生物过程,更是汩汩不息日夜奔流地精神上的救赎与摆渡。在我们心中,至少该有一个超脱俗世的更高境界,有一个令我们牵挂向往的精神彼岸,那里风烟俱净,纤尘不染。生命,将在这里划出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7.乔丹,其之所以伟大,与其详细地分类为技术出众、心理素质一流、亲和力良好等等,倒不如笼统地归结为:他是精神领袖。是球队的精神领袖,是赛场的精神领袖,更是整个篮球运动的精神领袖。你可以找到技术同样出色的选手,也有不少人会比乔丹跳得更高,但是当篮球转动在球场上的时候,赋予篮球生命的只能是他。

  精神支点的话题作文一

  历史的长河汩汩流淌,英雄的鲜血渗入时间的孔隙,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进。望着汹涌而下的浪潮,我侧耳听去:

  听!昂扬激越,余音悠长的琴声在刑场上响起,它充满了怨,充满了恨,又充满了让人热血沸腾的正义。是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在死亡面前仍神态自若地演奏着绝世的《广陵散》。

  他是卓尔不群的野鹤,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心中充满正义。为了正义,他可以抛弃一切名和利,甚至自己的生命。他不会随波逐流,只会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追求自由,追求崇高。他之所以这样,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为了自己精神的支点。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比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看!那个一脸疲惫,被囚禁在狱中却仍沉于写作的司马迁。残酷的腐刑,让他痛苦、绝望。然而,一个战场上的英雄(李陵)一下子被视为叛徒,令任何一个心中有正义的人都不能忍受。于是,司马迁站出来了,为了一个并无交好的人而触怒龙颜。结果,他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死,一个是活着--从此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在这种情况下,有谁会愿意选择活着?但司马迁这样做了。父亲--一个史学家的遗言,让他不能无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就是这样的精神支点,让他在6年的痛苦生活中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于是,我沉思了,在恍恍中看见了北海那个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的苏武。当他被囚禁在牢狱般的环境中时,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就煮吃皮带、羊皮。然而,这一切,没有让苏武有一丝的屈服。他对大汉的忠诚,即使是匈奴人让他等公羊生出小羊羔来才能回去这样不可能的事情,也不会使苏武有丝毫的动摇。

  大汉是苏武出生、成长的国度,是他的至爱。于是,这个精神支点支起了坚韧不屈的大汉臣子。于是,有了"为臣命中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的赞美。

  历史的浪潮逐渐退去,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精神支点,它似是历史的英雄对我的眷顾。

  简评:本文以"精神支点"作为全文的着眼点,以此聚集材料,选择角度,开掘文意,着力表现嵇康、司马迁、苏武等人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使文章具有个性的光彩。文中材料丰富,表达形式多样,营造了磅礴的气势和沉郁的意境。不仅表现了考生厚实的文化积累,也让我们领略了他驾驭语言的扎实功夫。

  精神支点的话题作文二

  站在历史的瞭望口,我思索,历史究竟记载了些什么?

  历史记载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轮回,历史记载了朝代的兴亡、社会的发展,历史还记载了繁多的事件、无数的人物……然而,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人永留史册?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人死了还活着?

  在历史长河中,我寻找着答案。

  一个苍老但有力的声音从风中传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顺着声音,我看到了一座茅屋,茅屋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无奈地叹息着。噢,那不是杜甫先生吗?我向杜甫提出自己的疑问,杜甫望了望自己的茅屋,摇了摇头,低吟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说完,迈着蹒跚地步子走进丛林……

  我茫然。

  一阵酒香扑鼻而入,恍惚中,我看到了一位乘着仙鹤的居士:一身青衣,手执酒杯,高唱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噢,李白,我向李白提出自己的疑问,李白笑了笑,吟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然后,驾着仙鹤,消失在我的视野……

  我愕然。

  继续向着历史前进,我见到了牧羊的苏武。他挥舞着羊鞭,手执旄节,傲然于天地间。我向苏武提出自己的疑问,他抬起头颅,举了举手中的旄节,向着自己国家的方向拜了又拜……

  我疑惑。

  我望着他,与他坚定的眼神相遇,突然间,我明白了……

  对于杜甫,在他的精神境界中,有一种最可贵的东西,它就是杜甫的精神支点--忧国忧民。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无不渗透着这种思想,它照亮了杜甫一生的方向,成为杜甫身上最灿烂的闪光点。

  对于李白,他的高洁洒脱、率真豪放是他最大的特色。正是这种精神,使李白不畏权贵、狂放不羁;正是这种境界,让李白成为一颗星,让李白活得纯真,活得自然。

  对于苏武,这位坚贞不屈的汉使,宁可牧羊19载,以身膏草野,也不接受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诱降。他始终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忠心耿耿。正是这种宁死不屈、不辱使命的精神支点使他度过了那漫长艰苦的19个春秋。

  其实,在每个古之圣贤的精神境界中盛开着无数的精神之花,而那最大最美的一朵就是精神支点。它总是隐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却在关键时刻倾身而出,展现出人杰的亮点与特色。

  精神支点应该是正义的、美好的,历史会记住这些美好的闪光点,生命因这些闪光点而永恒。寻找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吧,让生命因此而更加精彩!

  简评:考生笔下的文字,宛如一条潺潺的小溪,顺流而下。一是内容由浅入深,逐层深入。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与想象,站在历史的角度,用杜甫、李白、苏武的事迹为证,阐述了精神支点的作用。立意自然贴切,观点入情入理,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二是语言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诗词典故自然引用,比喻排比熠熠生辉,令人品读之余,不由生出几分羡慕。文章结尾语言看似平淡,却收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