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宾孙漂流记》有感
拜伦曾经说过——一切痛苦能够毁灭人,然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灭!
在这本书简朴的字里行间,这就是我所追得的人生启示。
一开始,我认为作者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鲁宾孙应该是个神仙或像哈里·波特一样拥有魔法。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鲁宾孙他只是跟我一样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不过,比我多了一些毅力、一丝刚劲、一股勇气,乐观和智慧罢了!但是,这也是他真正活下去的原因。
鲁宾孙的父母因为失去过两个儿子,所以得这个唯一的小儿子更是疼爱有加。但,偏偏这年轻人却热衷于航海这一冒险的事业。对于此,家人一定是坚决反对的,但对远航的痴迷程度使鲁滨逊毅然决然的想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虽然父亲的劝告、母亲的哀求曾经使鲁宾孙想要一度放弃这个决定。但这一切还是没能在鲁宾孙心中根深蒂固。甚至说日日夜夜在他的脑海中围绕。终于,这个“诱惑”还是带鲁宾孙离开了。他生命的厄运却伟大的转折点就从这里开始了。
人们都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但这一切在鲁宾孙身上却恰恰相反-----暴风雨前常是宁静的。在航行的前一段时间,行驶可谓是一帆风顺,小风小浪见的都很少。他心中自然有些暗暗得意,航海并没有他想的那么危机四伏,更没有母亲说的那么危险,也没有父亲说的那样必死无疑。他替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找到了一个好的理由也是以个有效证据。
可是一切都发生了!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当轮船翻倒的时候,鲁宾孙才知道自己错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后下去的希望,利用自己的头脑和有效地条件开始了“生存”。一步一步艰难的想办法从已经漂泊在海面的船上寻找有用物资,直到它的最后一块木头也被自己利用完才心甘情愿。刚到这个地方,他是都得惊慌,他开始悲哀,他开始叹气,开始感叹自己命运的坎坷。但一想到“与自己同行的伙伴又在哪呢?”自己便没有资格再支持这样的想法。他尽可能的乐观的度过每一天。
他寻找洞口,并为自己安了个“家”,尽可能的使它变得牢固些,还做了桌子。自己种植食物,小麦、稻子。他不是专业的木匠、工匠、农民。但一切,只要经他一琢磨都会弄得有模有样。
为了能记清时间,他尽可能的再石头上作记号,但时间久了,他也没有概念了。但为了更好的生活,他还在努力着:有是做一把斧头都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是徒劳。但他还在奋斗、奋斗。最终,他成功了。没有被自己的厄运所达到。可以说,他在一个荒岛上开辟了一方新天地。那个无人岛变得“繁华”起来。
28年,28年!鲁宾孙在那个无人岛上住了28年。他没有被孤独寂寞所杀死。更没有因为人体所需的生理物质缺少而被毁灭。他活下来了。
鲁宾孙是一个倒霉却又幸运的人,倒霉是上天带给他的惩罚,而幸运却是自己努力用双手开创出来的!
鲁宾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榜样,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种种困难时,要勇于斗争,积极乐观。记住,只要不被它打倒,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