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格列佛游记》有感:和社会的黑暗抗衡

2017-07-05

  和社会的黑暗抗衡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初三  孙佳欣                 了解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人们的贪婪、自私,以及各国的矛盾和国王的蛮横。这个暑假,我抽空读了《格列佛游记》这篇小说,相信很多人读后都有同样感觉——佩服!这篇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经历为线索,为我们讲述了一段航程途中遇险,但最终死里逃生的惊心故事                     。格列佛第一次在海上遇难后,在小人国奇遇。途中遇到大风暴,格列佛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束缚在草地上,这里的人只有英寸长,他想挣扎,可被箭乱射只好做了俘虏,但是善良的格列佛很快就赢得了皇帝的欢心,他整天不停忙碌,为小人表演杂技,给贵族们取乐。格列佛后来获得了在小人国的自由,经常和内务大臣商量国家大事。当得知不来夫斯古国要来侵略时,格列佛挺身而出,表示要誓死保卫国家,并采取妙计,不费一兵一卒就阻止了敌人的侵略,正是一位知恩图报、善良的好人啊。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皇帝对他日益疏远,不久朝廷蓄谋一场控告格列佛的阴谋,格列佛得到消息后逃到了不来夫斯古国,在那里他受到了欢迎。不久,他找到一艘小船,离开了这里。经历了一些艰难险阻终于回到了自己祖国。                 第二次,格列佛乘坐“冒险号”再次出游航行冒险,天有不测风云,竟又遇到了大风暴,他在船只停留取淡水时被丢弃在一片陆地上,来到了大人国,被一位农民带回家中,这位农夫用意不正,妄图用格列佛来时自己至富,便从来不顾及格列佛的感受,整天让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演戏。后来发现格列夫身体虚弱的不行了,还妄图再赚一把,就将他以一千金币的价格卖给了皇后。在王宫里,格列佛得了宠。他会和皇家学者们为维护自己祖国利益而争辩。他提出一项对国王既有利的建议,但国王对于政治一无所知,遭到了拒绝。后来,再一次陪国王南巡时,他睡在一只木箱子里,被一只老鹰带到了海上,被随行的船只发现后得救,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小说第二卷更是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英国。格列佛长篇大论的向大人国国君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挣面子”的事。不过,用大人国的眼光看,英国是利立浦特般的蕞尔小国,它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所产生的恶果。斯威福特的讽刺还横扫了英国社会其他许多重要方面。如:第三卷里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描写是直接针对英国皇室学会的,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种种忧虑;有关勒皮他飞岛一段则影射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总之,在十八世纪早期,秩序更替、工商繁荣、物欲张扬、政界腐败、党争激烈及对外扩张等构成了英国生活的主旋律;而斯威福特则敏锐抓住了时代的特点和弊病,痛下针砭。                 读完这本书,我也希望自己能到小人国去看一看,如果我到了那里,我会帮助小人国的居民盖房子,如果哪里有犯罪者,我会立马跑过去捉拿他,我相信,在我和小人国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国家会越来越繁荣!

  《格列佛游记》不但给了我知识,还让我体验了一个个奇妙世界,也使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本书,没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