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树》有感(带点评)

2017-07-02

  读《爱心树》有感

  四年一班:施心琪

  《爱心树》的作者是美国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谢尔.希尔弗斯坦。1964年,《爱心树》的轰动文坛,一举奠定了谢尔.希尔弗斯坦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

  《爱心树》讲述了一棵大树喜欢一个男孩儿,男孩儿也喜欢那棵大树。小时候,男孩儿经常和大树玩游戏,大树也很快乐。时间飞逝,男孩儿逐渐长大了。男孩儿每次来看望大树,都是向大树索取东西,大树送给男孩儿苹果,树枝,树干。男孩儿得到了钱,房子和船。男孩儿的东西都是依靠大树得来的,却连一句感动的话也没有说,大树也默默地奉献着,不求回报,最后还用唯一的树桩也给了男孩儿休息。当我读到大树不厌其烦地说:“我没有……,我希望还能给你点什么东西时”。我很有感触,我妈 妈不也正像是这棵爱心树吗?时时给我惊喜,无私奉献自己而毫无丝毫怨言。

  读完了这本书,我掩卷深思。这大树就象我和蔼可亲的父母了,男孩儿就象是我们,我们经常向父母无条件地索取东西,提出过分的要求,而尊敬的父母呢?他们永远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我们的要求和愿望,而不懂事的我们也经常不懂得感恩父母上。

  读完《爱心树》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千万不要光想要从别人的身上索取爱,更要学会给予别人更多的爱,只有这样,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同时,我也更深深地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点评:小作者善于反思,读完《爱心树》后,深深地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