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菱藕甜,江南水乡水更甜。水也甜,心也甜,听听歌儿有多甜。”甜甜江南,人人向往,古色古香。今天,我走进了江南······乌镇······
春天的乌镇,我想应该是给人一种非常清新自然朴素的感觉。她应该没有那种妖娆、妩媚、豪迈。
我们到的时候是早晨,乌镇是恬静的。黑的瓦,白的墙,窄窄的河道上无数大石砖搭砌成古桥,乌镇的房子或开茶楼,或是饭馆,或做布艺小店,木雕,石刻,画坊,应有尽有,家家别致精美。乌镇的人们都很勤劳,“丝作坊”,“草本染色作坊”,“叙昌酱园”,“灯笼坊”,“油伞铺”…….小小古镇,有着种种生活味道。白墙黑瓦间,淡淡的柳芽装点着乌镇,它远离城市的繁华,远离高楼大厦,很朴实。低矮的房子,错落有致,一点也不夸张,一点也不鲜艳。只有黑、白、棕这几种颜色。普普通通的。
我站在乌篷船上,看着这潺潺的流水。水是绿的,不像翡翠,也不像宝石,它是那种春天的绿,很清新,缓缓流向远方,有一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味道。船晃晃的,有一种迷迷糊糊的感觉,使我亦沉醉在这美丽的江南水乡中了。一呼一吸间都有江南水乡的如水韵味。
乌镇的小吃店很多,我们随便找了一家,看着那招牌,我点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和一个鸡蛋饼,非常朴素,一切都是那么搭配。
中午的乌镇是热闹的。大街小巷,车水马龙。卖粽子的吆喝声、赶路的车铃声、游人的说笑声,仿佛是一曲快乐的乐章,处处充满着和谐。
傍晚。乌镇则有着另一种美丽。水中有月,月中有水,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
民居极具特色,或深宅大院,或简易木屋,高低错落,参差不齐,斑驳的墙皮和稍显破旧的屋檐诉说着岁月的风雨,狭窄的石板路被多少来去匆匆的红尘客踏得光滑而低凹。妈 妈有个朋友住在这儿。我们找到她的家,他们在一棵桂树下乘凉。一会儿后,大人们在谈笑品茶,聊着家常,而我的目光越过院墙,看着那河流上满载游人的乌篷船,望着远处,那灯火已点上的酒楼,似又回到了旧时,文人骚客们品茗吟诗的时候。一道院墙,似乎隔开了时空,隔去了浮华。大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那小紫砂壶里都不知道加了多少次水了,他们却依旧聊的不可开交。
漫步在用石砖铺成的小路上,站在古老的石拱桥上,我告别了甜甜的江南小镇——乌镇,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