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书,明事理

2020-03-01

  读好书,明事理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俗话说得好:读书使人明理,好书让人受益。

  近来,我周围的人都在讨论一个话题,那就是于丹《论语》心得。几周前,妈妈和我去南京图书馆参加诗文诵读会,我踊跃发言,还上台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最后获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本于丹《论语》心得,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我很高兴。

  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边看边讨论。其中有一个故事最最吸引我的眼球了——

  从前,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摔摔打打的,特别任性。有一天,爸爸就把这个孩子拉到了自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以后你每跟家人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上钉一根钉子。过一段时间,你看看自己发了多少次脾气,好不好?”这孩子就按爸爸说的去做。一天下来,发现篱笆上钉了一堆钉子。他觉得很不好意思。爸爸说:“你看,要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发脾气,就可以从篱笆上拔下一根钉子。”开始,小男孩觉得很难,但是,等到他把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学会了克制。爸爸这是意味深长地说:“篱笆上的钉子已经拔光了,但那些洞永远留在了篱笆上。其实你每向别人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们的心上打了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也不能消除啊!”

  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因为我也会发脾气。我对妈妈说:“我今后一定会努力克制自己的脾气,争取改掉乱发脾气的毛病。”妈妈对我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之前,要想一想后果。就像钉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篱笆上的洞不会复原了。这和成语“覆水难收”的的含义殊途同归。做事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最重要的一点。你能从故事中悟出道理,说明你已经学会用心读书了。“爸爸也对我说:“懂得了道理还不够,今后还要在实践中运用,这叫——学以致用。”

  于丹阿姨用浅显的语言,解读了《论语》,让我们读后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难怪有这么多人喜欢读这本书呢!你们知道吗?我的外婆就是于丹的铁杆粉丝,我呢,就是于丹铁杆小粉丝。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