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们来到务国国礼博物馆。在那儿,我们看到了金银玉器、牙雕、石雕、陶器、漆器、水晶、绘画等30多个种类供人们参观。展品以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位,形象地折射出不同民族文化的历史风格和审美精神,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和文化熏陶。这些展出的外交礼品也是国家领导人国际交往的历史见证物,兼具政治意义和文化艺术的双重欣赏价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程。
就拿美国来说吧。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长期采取敌视、孤立、封锁和遏制的政策,使中美国家关系中断了20多年。1972年2月21日下午,毛泽东在北京会见尼克松,就中美关系和国际局势等问题广泛地、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尼克松一行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访问过程中,周恩来和尼克松、姬鹏飞和罗杰斯,继续就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多次会谈。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达成中美联合公报的协议。2月28日,中美双方联合公报发表。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并为两国之间的贸易、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为中美邦交正常化开辟了新的前景。1978年,美国在卡特政府期间,最终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这个水晶玻璃器,就是当年美国总统与周恩来总理会谈时赠予我国的。
每一件国礼都见证着一段历史,每一件国礼都凝聚着一份友谊。150件展品正静静伫立在为此次展览而特意设计制作的展柜中,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每一个动人的故事。历史告诉我们,邦交,是艰辛的。但是,这些困难和阻碍丝毫不会使我们退却;历史告诉我们,学习,是必然的。我们要在今天好好学习,在明天,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