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1)
今天,我们观看了法制教育片《足球梦》使我感触颇深,其反应的现象普遍性大。 短片中讲述了小南海淘淘因为球踢得好而被邀请去足球夏令营,而妈妈却让涛涛参加钢琴班,伤心地淘淘连做梦都在哭泣,看到淘淘伤心的样子,和日记中的决心,淘淘的妈妈似乎有些觉悟。第二天,淘淘的妈妈去看儿子的足球比赛,才发现儿子球踢得那么好,便如他所愿让他去足球夏令营。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有些家长却恰好与短片中淘淘的妈妈相反。周周么从早到晚都给孩子安排满满的课,使原本放松的假期比平时上学更累。父母大把大把的钱花着,而孩子却因为学的太多太杂,形如走马观花,学的那些东西根本消化不了,这岂不是白白浪费钱吗?其实天下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可是家长们也要记住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达尔文》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中的《达尔文》一书,让我思绪万千,很受启发。
《达尔文》这本书向我们大家介绍了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一生的主要经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位科学家一生是怎样成长的。其中最让我深受启发印象深刻的就是《小小博物馆》这一章。我从中可以看到达尔文从小就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他常常从外面捡回来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矿石等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东西,堆满了房间,他的房间可热闹啦!猫呀,狗呀,鸡蛋呀,贝壳呀,各种各样的石头啦,花草呀……每一样物品都戴着标签,上面写着名称和采集的时间,甚至还在房间的门上写着“博物馆闲人免进”的字样,令爸爸和姐姐哭笑不得。
我认为达尔文的一举一动恰恰就证明了一个真理: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样东西感兴趣时,你就会自觉地去学,而且会学的更好!就拿我来说吧!我对古生物非常感兴趣!一到我们达尔文古生物组活动时,我就高兴无比,特别愿意听讲,除学校外,我回家会认真地查我的课题的资料,别人会的我也会,别人不会的我还会,这就像达尔文一下子认出所有品种花的名称,而他的姐姐却不会,证明达尔文对这东西是多么地感兴趣呀!
我认为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应该尊重我们孩子的兴趣爱好,或努力培养我们对某件事物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就是达尔文的故事给我的启示。
程雪琦
五(6)班
《达尔文》读后感
查理斯·达尔文是英国的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物种起源》对近代生物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8XX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一个很有名望的家族里,达尔文从小就很淘气,与其他的哥哥姐姐非常不一样,而且总是一个人在花园里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想问题,把自己的房间搞得像一个博物馆一样。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1831 年他毕业后就参加了测量考察舰“贝格尔”号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这对达尔文是有决定意义的5年。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南美洲等地大量的物种变异的事实,使他对《圣经》产生了怀疑。通过对采集到的各种动物标本和化石进行比较和分析,他进而认识到物种是可变的。由此,他逐步摆脱了神创论的束缚,坚定地走上了相信科学和追求真理的道路。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
达尔文本人认为“他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他的科学著作。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特别重大历史意义的是《物种起源》,表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的逐步发展过程。《物种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因为《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十九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882 年4月19日 ,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逝世了。由于达尔文一生对生物科学作出划时代的贡献,人们将他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寺院中堂的北廊,和杰出的科学家牛顿葬在同一个地方。
达尔文是一位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这就是达尔文的一生,看似普通而又非同寻常,在生活上,他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但对于工作,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现在,让我们穿梭漫长的时空,回眸凝视着伟大的科学家,不禁感慨:多少向达尔文这样伟大的人,都是经过挫折的,他们都是在实践中得到真理,理论中说服别人的,他们对科学的献生精神,是值得每个人敬佩的。
张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