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有感
“打与不打都是爱吗?”我带着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读完了《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这篇文章充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打与不打都是爱。
文章的字里行间里都渗透着深厚的母爱,使我那小小的心灵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我的思绪也回到了小时侯妈妈打我的情景:那时,我犯了错。妈妈怒目圆睁,剑眉倒竖,怒发冲冠,接着就是一声咆哮,变得那么的陌生,令人害怕,挥手就打我。如今,我才明白当时妈妈打我的时候,心里有多么的痛,如利箭穿心一般。俗话说得好:“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妈妈那是恨铁不成钢呀!
古往今来,有多少母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如大诗人孟子,早年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养大了他,给了他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有了“孟母三迁”这个成语。当我们误入歧途的时候,母亲都会循循善诱地说道理,实在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动手,不管打与不打,都是母亲对我们殷切的爱。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这是英国的一句名言。是的,如果没有母亲的管束,我们可能会肆无忌惮地做事,只有充满母爱的雨水,才能滋润我们的心田。就像一棵小树,你不给它修剪修剪,它会疯狂地长着四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中的母亲为了孩子成材,宁愿惩罚自己。我们的妈妈何尝不也是这样,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妈妈对我们是真挚的爱,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关心我们。在这世上压根就没有词来形容妈妈。小时侯,妈妈是辛劳;长大了,妈妈是焦虑……
我们大家的妈妈,和文中的母亲不都是一样的吗?母爱虽然很平凡,但更伟大!
学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作者: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