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阳的科学知识——根据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改变的剧本

2019-02-11

  人物:琪琦(女)、辉晖(男)、孔丘(现代孔子)

  内容:

  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知了在树上叫,一个年迈的老者路过棋盘岩,这个老者,就是孔丘,孔丘见两个小孩在一棵参天大树下争论,忙走过去,问:“你们叫什么名字呀?”小女孩说:“孔丘爷爷,我叫刘琪琦,您就叫我琪琦好了。”小男孩说:“孔丘爷爷,我的名字叫虞辉晖,以后呀,您就叫我辉晖吧。”孔丘听了,继续追问:“那好,我再问一问你们俩,你们刚才争论的问题,能告诉我吗?兴许,我还能为你们评评理呢。”

  琪琦说:“好啊好啊,孔丘爷爷,都说您知道的事情多,那我就告诉您吧,刚才我们在争论关于太阳的问题。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话音刚落,辉晖就不服了:“不对,孔丘爷爷,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一个盘盂,孔丘爷爷,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琪琦又说。辉晖急了,忙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孔丘爷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丘听了,捋捋胡须,笑着说:“孩子呀,你们都错了。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咱们的远近是一样的。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小,中午时较大呢?’其实,这是差误、错觉。比如说: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中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很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太阳格外明亮,太阳和其亮度反差显得大些;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显得小些。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倾斜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中,是直射比斜射热量高。还有,在夜里,太阳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失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近。你们知道了吗?”

  “哦,原来是这样呀,谢谢您,孔丘爷爷,您的知识真渊博呀!佩服,佩服,能告诉我们您的这些知识从哪得来的吗?”琪琦和辉晖不约而同的说。孔丘爷爷说:“孩子们,只要你们认识自然,探索真理,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然后努力学好科学文化,长大后就一定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琪琦和辉晖听着这意味深长话,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简评:不错的改编,但要注意剧本是要表演的,里面不能少了一些提示性的语言哦。比如提示此时的感情或者动作或者心理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