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可以看见偌大的横幅,挂在马路中央,上面写着:“远离毒品的伤害”。漫步校园内,可以看见洁白的高墙上,画着圆形符号,下面一排小字“远离抽烟的伤害”。但却从不曾看见哪里写着“远离心灵的伤害”。 难道伤害只是代表着一种物质给予肉体的损害吗?难道“伤害”的含义真是如此肤浅吗?答案是“不”。人的心灵也会受到伤害,而且心灵的伤害远比物质伤害要重得多,危险得多,否则为何在法律判决书上,有时精神赔偿远比物质赔偿多得多呢?为何在报纸上不时可见某位学生因为家长或老师的责难一时想不开而自寻短见呢? 心灵的创伤很难像肉体那样结痂脱落从而愈合,它可能永远是受伤害者精神上的一条鲜红的血口子,碰不得;也可能通过自己的调理、轻抚,恢复往日的光洁。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如何让心灵远离那口锋利的刀刃,去保护它,让它远离伤害,让它像蓝天般的澄澈,像草原般的无垠。童年的纯洁是不容玷污的,更不能让稚嫩的心灵受到致命的摧残。 单亲家庭,一个社会上颇有争议的话题。总见报章杂志上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是可怜的,孤独的,自卑的。看后,我却觉得有些不尽然。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可怜吗?美国国父华盛顿先生孤独吗?曾任美国总统的林肯先生自卑吗?他们同样承受过家庭分裂的伤害,但他们却没有让这种伤害痛入骨髓,他们保护着自己的心灵,远离了伤害,让自己的心灵不会因为这些痛苦而受到畸变。还有写这篇文章的我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相反有很多人至今仍不相信我成长在单亲家庭中,还教育我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受的伤害大,心灵落下很深的烙印。你看起来比神仙还幸福,冒充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什么好玩的!”这些话听得我哭笑不得。
最后,忍不住了,也就说一句:“因为我懂得远离伤害。” 拾起以往的记忆,夜夜房内厮打声,哭吼声,角落里的哭泣声,似乎成了每天家庭场景中一个必然的镜头。夜夜无眠,让我觉得好累,妈妈觉得好累,爸爸也觉得好累。爸妈离婚后,我也曾有过一度的悲伤,一家三口携手去公园的回忆没有了,抱着泳圈在沙滩上全家一起嬉戏的回忆没有了,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
猛然觉得世界成了一片灰暗。蔚蓝的天空,青绿的草原,所有的光彩都变得暗淡。在无意中翻起了中国台湾作家刘墉的散文选,不经意中看到这样的一句话:“面对伤害,换个角度,换个方式,去面对它,体会它,未尝不是一个绝妙的办法。”的确绝妙!为何我要想得如此极端呢?谁说一家三口不能出去玩?约在公园门口见面,然后迈大步走进去不就行了。谁说我一切都没有了?我有的是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最真切的体验,对经历挫折后如何爬起的最宝贵的经验。 我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的心灵不受伤害。我要让这伤害在转念间变成幸福,让好锋利的刀刃变为温柔的抚拭,让我的心灵没有疮疤,让它如同诞生时般的纯洁。 我要时刻变换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所有向我迎面袭来的伤害。不要想这些伤害给我造成了如何大的损失,而是去思考经历伤害后,我会有如何的蜕变。远离伤害,远离心灵的伤害,让它从心中最圣洁的净土旁绝尘而去,让幸福接踵而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