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作文

2017-04-24

回乡偶书作文(1)

  我三十六岁中进士,在此挥泪别乡,贺曰:“今日之别,何时再见?”

  在异乡贺知章一做就是五十年,贺哭曰:“五十日长年,回家探乡,不知故人可好?变化可大哉!吾年逾八十,弃官回乡,不知伙伴可好?叶落归根,吾定要回乡!”

  言罢,登上马车,扬长而去。

  我两鬓已白,看到自己已踏上乡土,不免有些兴,有些衰。乡音并无改,但乡景却大有所改,乡屋大了、宽了;乡道清洁了,广了……贺老笑曰:“吾乡巨变,吾离乡多年,又悲又兴,但又重返故乡,亦是吾一大欣慰之处也!”

  我踏在乡路上,两个小孩正兴致勃勃地玩儿弹珠,见贺老走来,不免有些陌生,一顽童便笑曰:“不知贵客何来?”我一听,伤心极了,他感到十分忧伤,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想:我本来就是这里人,虽然口音没有改变,但时光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也难怪现在的孩子们全不认识我了。于是他低着头,一步一步的朝前走着走着。

  我终于回到原来的家,坐在凳子上,我想着刚才的事,越想越忧愁,越想越痛苦,为了排遣自己的忧愁和伤心,我提笔写了这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作文(2)

  我终于回到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啦。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村头的老榕树依然是精神饱满地站在村子的门口,像一个不服输的老将军,威风凛凛地站在那块地方。他长长的胡须在春风下不住地飘摆。在书下正好有几个小孩子在游戏。我猛然我自己小的时候,也是在这棵榕树下和我的几个小伙伴一起玩耍的。

  我们最喜欢的是在榕树上藏猫。这棵大榕树听我的爷爷说,是我爷爷的爷爷的时候就已经有这棵大树了。现在这棵树已经很老,身上到处是孔洞。正好我们这些小孩子可以爬进去藏猫。有一次,我藏得太隐蔽,其他小伙伴都没有找到我。我就在树洞里睡着了。直到天黑下来,妈妈和全村的人到处去找我,我才睡眼惺忪地从树洞里爬出来。我爸爸是因为去打仗,早就战死在边疆了。我妈妈把我狠狠地打一顿。后来,我上学读书了,我和小伙伴又经常在这棵大榕树下朗朗地读书。然后,我考取了秀才,要出门了。妈妈和我的小伙伴都来大榕树下送我去县城。

  在县城里读书后,我又考取了举人。再后来,我又上京城考上进士,被皇帝任命当了一个官。后来,这官越做越大,我就再没有机会回故乡了。直到我在退休前当到了副宰相,一直都没有回去过。就是我妈妈去世的时候,我也没有回家。只是在京城里给妈妈做了追悼会,守了不到三个月的孝。

  现在,我又回来了。眼前还是过去的水田,过去的小路,过去的平房和路上回家的老牛。可是我已经不是过去那么小了,我今年已经快满八十岁,已经是个白发银须的糟老头子了。我的少年时光已经全部献给了大唐朝的治理以及大唐朝的诗歌了。现在,我老了,不中用了,回来了。我举目四处看看,可是没有找到一个熟人和过去的伙伴啊。正在这个时候,我耳边突然有人问我:

  “老爷爷,您从什么地方来啊?你来找什么人啊?”

  我回头一看,正是刚才在榕树下做游戏的那几个小孩子。

  我本来就是这里的人,却在这些小孩子眼睛里成了外来的客人了。我心里不仅涌上几分感慨,激起几分诗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些小孩子啊,我虽然没有见过你们,也离开故乡好几十年了,可是我的口音还没有变啊。我叹着气、摇着头慢慢地进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