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上午,我们在多媒体教室上了一堂科学公开课。
上课了,周老师用哄亮的声音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索和学习地球的卫星——月球方面的知识。”说完,屏幕上出现了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图片, 周老师接着说:“图片上的月球千疮百孔,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不计其数,最大的叫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比我们的浙江省小一点。那么,请问同学们,这些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呢?”周老师这一出乎意料的提问,激发了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热情,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有的同学认为环形山是由于月球的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有的同学提出了环形山的形成与飞行器活动有关系、有的同学提出了......,而我则认为是由于流星、慧星和小行星的撞击而成的。同学们提出了各种各样截然不同的观点,但我的回答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我早已专门阅读过有关月球知识的课外书,因此,我非常的自信,这是目前的科学定论。
虽然,我的回答是目前的科学定论,但我总觉得这一定论有些疑惑不解,为此,趁双休日,我借助网络查阅了有关月球环形山的一些资料,不出我的所料,网络上有关月球环形山的形成有着许许多多科学家们不同的猜想,这些猜想有的看起来似乎矛盾百出,毫无科学道理,有的似乎难以考证,显得天方夜谭,而物体撞击一说确实是大多数人表示认同的一个假说,但正如我的疑惑,科学家们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如果环形山真的是物体撞击而成的,那么,这些物体在撞击月球之后为什么不见了呢?还有月球在被多次撞击,怎么不会被撞穿呢?更有人大胆地猜想,提出了“月球是外星人改造过的天体”这一假说......,看了这么多的猜想,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异想天开”是科学家们的一个共性,然而,我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月球上的环形山之谜,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被人类真正地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