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文的技巧:给几个作文技巧的难易排个序

2020-04-08

  分析:

  一

  我在作文指导中讲技巧比较多。

  有些老师一提到作文技巧,就想到了那些为了应对考试而总结出的开头结尾的技巧,我所说的技巧不是这些。

  我看重的是比如描写、倒叙之类的能帮你拓宽写作范围的技巧。

  其实技巧本身都不陌生,但是写作水平高低与否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技巧。

  二

  因为最近辅导了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所以对这篇作文中的这几个技巧比较看重。

  写对话

  写动作(和情节有关的动作)

  写外貌

  写围观的人

  从作文学习的角度来讲,有个难易问题,易就是很快就能习惯去使用的,难就是相对来讲不是那么快能把使用它当习惯。

  顺序如下:

  1

  写对话,写动作

  这两个技巧,三年级同学很容易掌握,有些学生一开始写作文就习惯使用它们;有些同学虽然一开始没有使用,但是你一强调其优点,学生就学会了使用。

  对话就不用举例了。

  动作往往和对话结合在一起

  他往左右看了看,然后从蘑菇堆里挑出两袋鲜蘑菇,直往税务员手里塞,嬉皮笑脸地说:“小意思,小意思!请笑纳。”

  这两个技巧用在作文中很有效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2

  写外貌

  这个技巧相对来讲不那么容易去习惯。

  我自己认为原因在于,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时候,讲故事是沿着时间的线来讲的,情节、对话、动作都有个时间上的先后。而写外貌很有可能没有时间的先后,而是让讲故事的时间停了下来,细细观察,所以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往往不会那么自然地想到去写。

  这篇作文中:

  我回头一瞧,原来是一位做税务工作的阿姨。她脸上带着笑意,正和一个卖蘑菇的小贩说话。只见那个小贩嘴里叼着烟。不时地吐着烟圈,好像税务员跟别人说话似的。

  注意到没,这种写外貌,时间是停了的。

  3

  写围观的人。

  围观的人和故事往往可以无关,能想到把围观的人写入作文,一定是为了表达什么,是从作文效果考虑。小学三年级的作文绝大多数都没有想到去写围观者。

  这篇文中:

  税务员阿姨走后,人们议论起来,有的说:“这个税务员真负责。”还有的说:“所有的税务员要都像这个税务员就好了。”

  若有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看到这篇文,看到这个排列,就把这些技巧在作文中主动用一用吧。

  三

  赏析两处。

  这篇作文情节上有两个地方处理得很精彩,就是人物的出场。

  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这样的:

  我正挑选着,就听有人说:“同志,你交税了吗?”我回头一瞧,原来

  第二件事这样的:

  来到利华商场门前,看到门前围着许多人,原来

  注意到没?人物的两次出场都挺有讲究的。阅读时也感觉很妙。

  作者:楚神奇(公众号 作文新思维)

  《大家都夸她》作文原文: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到利华商场买东西,顺便路过菜市场买点芹菜。我正挑选着,就听有人说:“同志,你交税了吗?”我回头一瞧,原来是一位做税务工作的阿姨。她脸上带着笑意,正和一个卖蘑菇的小贩说话。只见那个小贩嘴里叼着烟。不时地吐着烟圈,好像税务员跟别人说话似的。那位税务员又耐心地说了声:“同志,请你交税。”这回,那个小贩可急了:“叫什么税,我早交过了。”说着,他坐在板凳上,跷起二郎腿。税务员阿姨还是那么耐心:“你说早交了,账单上怎么没有,要不要去税务所核实一下?”

  小贩一听这话,不再悠闲地吸烟了。他往左右看了看,然后从蘑菇堆里挑出两袋鲜蘑菇,直往税务员手里塞,嬉皮笑脸地说:“小意思,小意思!请笑纳。”税务员阿姨没有接,反而严肃地对小贩说:“我是收税的,不是收礼的。”小贩蔫了,乖乖地交了税。

  税务员阿姨走后,人们议论起来,有的说:“这个税务员真负责。”还有的说:“所有的税务员要都像这个税务员就好了。”

  我买了菜,来到利华商场门前,看到门前围着许多人,原来一个卖菜的小贩又在和那位阿姨纠缠。咦!不对劲,卖菜的小贩怎么管她叫姐姐?哦!原来卖菜的小贩是她的亲戚。“大姐,就放我一回吧?”卖菜的央求着。“不行。”税务员阿姨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你若不交,我先替你交了。”说罢她从上衣兜里掏出钱放在钱夹里。这一举动还真灵,他连忙说:“还是我自己交吧。”“就这一回,下不为例。”税务员阿姨对卖菜的兄弟认真地说。

  税务员阿姨收了钱,随后向其他小摊走去。围观的人不住地点头,啧啧称赞,我也向她投去了敬佩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