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

  那年冬天,做点小得不能再小的买卖,却要每天凌晨一点多钟顺着长长的盘山道赶往集市占地盘。天黑,路长,骑不上自行车,路边的坟丘依稀可辨,恐惧包围着胆小的我,为了给自己壮胆,我声嘶力竭地唱歌,当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歌曲优美的旋律里后,就能忘记一切,没有恐惧。那个时候,我常唱的是周华健的《忘忧草》、《风雨无阻》。

  十年前,我还在师范学校里读书。那个时候,学校很注重我们的基本功训练。早自习课上有20分钟的练字时间,学生轮流到前面黑板上写粉笔字,其他学生在座位上写毛笔字。有朗读训练时间,每天早上几名同学到讲台上演讲或者读文章。还有学歌时间,班里的文娱委员组织学唱歌曲,当然学的都是流行歌曲。那个时候,没有mp3、mp4,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文娱项目很少,校园文化生活单调且匮乏,直到97年我们要毕业了班级里才安装上电视,电脑则是直到毕业都没见识过的东东。那时候,只有每天下午课后播音的“校园之声”广播站丰富着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播音员们很聪明,一段校园新闻、文学欣赏后,常常放上一本流行歌曲磁带,循环播放,自己忙自己的业务,于是,二师小小的校园就沉浸在流行歌曲悠美的旋律里了。

  第一次知道周华健是在师范二年级那个夏日里的一个黄昏,那天热得出奇,心情烦躁却无计可施。师范学校男生少,女生多。我这个人很现实,知道毕业后找女朋友选择面小,更知道毕业后我身边的婚配资源状况是前不见古人后没有来者,想勾引个满意的媳妇难度很高,于是面对身边如云美女,也想取一瓢饮。但怎奈自己长得不咋地,追求女孩的路漫漫我好个上下求索却总不见终点。那天,疲惫地躺在宿舍床上的我,像极了一个麻木的近乎天然的白痴。校园广播里播放着钢琴曲,我听起来却是乱乱的,就在那个时候,广播里突然传出了一个人的一首歌,声音清晰纯朴,洁净透明。沉浸在他的声音里,世界仿佛都透明了,心胸也仿佛宽广了,而歌词对于当时的我却更像是一块创可贴一样细致入微,来得恰到好处。

  后来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周华健。

  还记得那首歌的名字叫《忘忧草》,旋律舒缓而低沉,颜色有点灰。第一句是:“让软弱的我们懂得残忍,狠狠面对人生每次寒冷,依依不舍的爱过的人,往往有缘没有份。”

  好喜欢这样的句子,好迷恋这样的感觉:一生等待的不过是那么短短的一瞬,轻轻地一个拥抱,哪怕从此天涯海角,某年某月的邂逅,还能够淡淡一笑。

  在那个夏日的黄昏里,还不曾得到过心爱的女孩拥抱的时候,却突然强烈地渴望起多年之后的邂逅来,那天荒地老、目光弥漫的好时节。

  我知道,是周华健让一切都有了生气,即便是沾满灰尘、闷热压抑的夏日都变得异常的美丽,我不再去想那个女孩,即便是在万籁俱静的夜。

  后来,又一次听到周华健,是在一次口语课上。师范学校没有升学压力,老师们上课也上得随意轻松。口语老师是位刚刚大学毕业的美丽女教师,梳着披肩发,爱穿大红色的衣服。或许她喜欢听歌,在她的课堂上,有学生答不上问题时,她总会笑着说:“唱个歌吧”。一次,班里的一个很帅气的男生荣幸的被罚唱歌,他潇洒地走上讲台动情地唱起了《风雨无阻》。那个时候,这个男生正沉浸在甜蜜的恋爱里,谁都知道,他是唱给女朋友的。男孩目光专注地盯着女孩,女孩把头埋得低低,然后,全班同学就都静了下来,连口语老师也觉得气氛有点不对,微笑着后退了几步站在墙角,认真地听。男孩的声音也更空灵而飘逸起来。“给你一条我的路,你是我一生不停的脚步,让我走出一片天空,让你尽情飞舞放心的追逐。爱是漫长的旅途,梦有快乐梦有痛苦,悲欢离合人间路,我可以缝缝补补……”唱罢,男生先起哄,女生就鼓掌。于是,《风雨无阻》就成了班里的经典曲目。尽管后来那个男孩又移情别恋,参加工作后甚至做出了猥亵学校里小女孩的事情而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现在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现在一听到这首歌,就能想起20来岁的他,那纯纯的目光,那动听的旋律……

  当历经多年,这些歌已经深埋心中,再也挥之不去的时候,回过头去,周华健依然一如既往地坐在那把曾经的高架椅上,怀抱吉他,凝望远方,依然在深情地唱着旧时的骊歌:“美丽的人生,善良的人,心痛心酸心事太微不足道,来来往往的你我遇到,相识不如相望淡淡一笑。”是的,心痛心酸心事太微不足道。

  往日的校园生活已不在,留给我的只是忙忙碌碌的生活。幸好周华健还在,周华健的歌还在。就在这一回头间,旧日沧桑统统回到眼前。以前以为已经忘记了的青春往事依然还牢牢地记在心间,一时间竟不能自己,泪流满面,泪眼模糊之间,似是有风吹过,却是怎么也吹不走周华健的那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