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天
金华双龙洞在中国可是人人皆知,而这次,范老师带领我们去了双龙洞,让我们哥哥兴奋至极。
我们坐上了大巴,出城大约两小时后到达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所以我们还得坐会大巴。
双龙洞,坐落在海拔350-450米的北山南坡,他不仅是旅游胜地,还是国家a级景区呢!
我们来到双龙洞洞口,只见两块酷似龙头的石头凸了出来,我想那应该双龙洞的龙头吧,果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这给双龙洞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洞口非常开阔,可以容纳很多人,就是千人在里面避暑,也绝不会感到拥挤。
我们慢慢抄入洞口走去。这时,我的心里既兴奋又恐惧,兴奋的是我马上就可以见到内洞千奇百怪的景物了,恐惧的是坐船的时候我的肚子会不会碰到上面,我就这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上了船。坐上船之后,随着“滴”的一声响,船开动了,上面的石头像乌云一样铺面而来,我害怕极了,干脆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祈祷。终于看见亮光了,这坐船的时间只有一分钟不到,可在我心里却像过了一个小时。
终于到了内洞,我对这里的景色充满了好奇,不一会儿,我就看到了著名的晴雨石。上面潮湿就说明一定会下雨,上面干燥就表明一定是个好天气。这是双龙洞幡顶!真神奇
继续走,看见了一位老寿星,他的胡子很长,表情安详,面带微笑,在他的不远处有一个蟠桃,还有一只青蛙正抬头看向上面。据说,以前有只青蛙,想吃灵芝,于是抬头看,被老寿星发现了,就像用点石术把它变成石头,可是手里还有个蟠桃,所以连青蛙带蟠桃一起变成了石头。
龙王爷爷可好客了,见我们来准备了一大桌好吃的呢!有北京烤鸭,南京板鸭,当然,也少不了金华火腿。
再往前走,看见了母子泉,它们的脾气还真烈,走在扶梯上,谁都溅到了我的脸上,水溅到脸上,凉凉的,也有点痛。
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金华的双龙洞还真是别具一格啊!
指导老师:范老师
文章小作者按照游览顺序详细地描写了游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闻。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把双龙洞的奇景描绘历历在目。
记金华双龙洞
陈威齐
周六,我们小桔灯的全体师生一起来到了金华双龙洞。
来到双龙洞洞口,洞口很宽,如同桥洞一般,“快看!”一个同学惊呼。原来在洞口还有两条龙的龙头,咦?怎么只有龙头,龙身呢?正在我寻找龙身时却集合了。“唉!没找到龙神。”我只好去集合了。
进了洞才发现外洞那么大,与叶圣陶爷爷那篇文章一样,好像真的能容下一千或八百个人,在洞外的西壁上写了“双龙洞”这个双龙洞与我以前去过的洞一点也不一样,一进来这里如同有天然空调一般十分凉爽。
要进内洞了,进内洞的时候要坐卧船。yes,终于可以坐卧船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我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咦?怎么不一样,叶圣陶爷爷写船很小只能容下两个人,现在为什么能容下四到六个人?而且船怎么改成电动了?我带着各种疑问躺在卧船上。船动了,我感到左右和上方的山石如同有生命一般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到如果稍一抬头肯定会擦伤额角,撞破鼻子。大概行了十米左右就上岸了,这样就到了内洞。
上岸后,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各异,各不相同。导游来了,我们跟着导游脚步看向洞顶,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惟妙惟肖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双龙攀顶。“咦?是龙身!”我说道:“果然是群龙见首不见尾!”来到第二个景点“仙人帐”“为什么没有床?”哦迷惑不解,慢慢地我向河边看去,原来床在河边啊!第三个景点则是青蛙盗仙草,有一只青蛙抬起头,还有一个老寿星和蟠桃它们都栩栩如生,就连老寿星的胡子都那么细致。听导游说还有个传说:“一只青蛙想盗取仙草,可被老寿星点化成石,因为老寿星用拿蟠桃的手点化,不料蟠桃落地也变成了石头。”下面我们一一参观景点:“将军腿,龙王好客,龟蛇大战······”
时间好快啊,转眼间金华双龙洞的美景被我们一一参观了。
指导老师:范老师
小作者按照游览顺序详细地描写了金华双龙洞的美景。将正文按照外洞,进洞时,内洞等一系列场景进行描述,使文章更具条理性。而且小作者的那些疑问也提出的非常好,让文章更具神秘感。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五阶下 郦嘉怡
“好热呀!好热呀!”现在的我就像一只即将被烤成熟肉的兔子一样,全身烟熏火燎般的难受,恨不得来个金蝉脱壳,钻回里面去。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告诉你吧!其实我刚从双龙洞出来呢!
今天下午,我跟随着小桔灯来到了金华的双龙洞,我们先来到了洞口,不愧是双龙洞呀!果然名不虚传,在洞口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威风凛凛的龙头,东壁上写着“洞天”几个字,个个都各有的风格。这里被称之为“龙厅”,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因为这里面积1200平方千米呢!再进去就是石屏了,要进里面去要做小船,石屏下的空隙很小,只能六个小孩平躺才能够过去,到了岸边,拂面吹来一阵凉飕飕的冷风,像利刃一样刮着我的脸,生疼生疼的。我和五个不认识的大姐姐一起坐,我心里又激动又害怕,激动是终于有机会尝试到叶老笔下的卧船了,害怕是因为我怕岩石磕着,擦着了我的脸。就这样,一块块岩从我脸蛋旁边旁边经过,我用书包挡住了自己的脸,提心吊胆地过了好一会儿,终于上岸了,一上来,我就摸摸我的脸,看看有没有弄伤了。
走上了台阶,第一眼便看见了仙人帐,它由石钟乳组成,一条一条地垂挂下来,形成了一条帐,下面呢,本来有一张床的,但是先人贪图凉块,就把床搬到了河边上,这里就成了休息的地方。帷帐额下面长着一个石笋,石笋是尖尖的,石笋旁边呢是石柱,圆圆胖胖的石柱。
在仙人帐的旁边是将军腿,它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将军在这边上喝酒,结果没料到头上方塌了下来,他站起来用手顶住了石块,这石块又大又重,将军的腿就开始往下陷,渐渐,他的腿就到了地下,酒杯就依然在旁边。接着往上走就是龙宫中心,龙王很好客,看!他在上方挂了金华火腿,金华酥饼,佛手,南京板鸭,北极烤鸭。南京板鸭的下面长着林芝,一只石头青蛙正对它虎视眈眈呢!石头青蛙的旁边是一位寿星,他右手拿着法杖,地上还有一个仙桃。这其中也有一个故事。林芝是一种难得的草药,一只青蛙想要修了,用左手施展法术让青蛙变成了一石蛙,哪知仙桃掉了,也变成了石头。
越往里走就越冷,就连外套也挡不住这强烈的寒风。“哗啦啦——哗啦啦——。”一阵水声传了出来,好像远隔千里一般,近了!近了!过了好久,才看见一条白色的透明玻璃带子——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正如李白的诗句一般,瀑布像一条断了线的珍珠项链一般,四处洒落,飞花溅水,是多么的美!
很快,我出了洞,金华双龙洞——世界的奇境。
范老师
小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且按照空间转换法对双龙洞内外壮观的景象进行描述,且用故事传说的方式吸引读者的目光。全篇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字迹清楚,让人看了意犹未尽。
记金华双龙洞
五阶下 金孙滢
上周六,我随着小桔灯的脚步来到了远近闻名的金华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四周的山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双龙洞分为底层的双龙洞,中层的冰壶洞与最高层的朝真洞。双龙洞海拔350~450米。常温在15℃左右,冬暖夏凉,是游客们避暑纳凉的好地方。竟还有人为它作了一句诗:“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
很快,我们就到了洞口。洞口十分宽敞,面积直达1200平方米,足以容纳上千人。那里还摆着许多桌椅,听说这是龙王摆宴时的龙厅呢!洞口西壁上写着由唐人所写的“双龙洞”三字,对面的东壁上又刻着“洞天”五字,显得十分和谐呀!洞口的外壁上有两个龙头。耶!哇,真是栩栩如生!可是,为什么群龙见首不见尾呢?等一下就知道啦!
接着,就到了孔隙,外洞与内洞由一块巨大的石屏隔着,所以得乘卧船进去。我想起了叶圣陶的文章,心里既激动又害怕。马上,就轮到我了。我小心翼翼地走上船,害怕地躺下,顺便观察了一下四周。卧船路程约十米左右,宽3米多,窄窄的通道像一只拦路虎般横在那里。开船了,卧船缓缓地进入石屏底下,矮矮的石屏仿佛就要碰到我的脸,我连头都不敢抬一下,害怕地贴在船上。
“叭嗒”一声,船停了,同学们陆续走上岸。我立刻看到了两条龙身,顿时对刚才的疑问恍然大悟。小龙好奇心太重了,才使头不听话地往外钻。听导游说,石屏的后面有一块石头,叫“晴雨石。”如果外面天气晴朗,他也会很干燥。但是如果外面有毛毛细雨,它便会十分潮湿。太神了!接着,我们到了“将军腿”的旁边。有关“将军腿”的故事,可颇耐人寻味。话说有一名将军在此处喝酒,不知怎么,洞内要塌了。于是将军举起大手,手顶着上壁,脚蹋在下壁,使洞内没有崩塌。可是将军的小腿陷入下壁,头与上半身也被上璧吞噬,这才只留下两条大腿。我们听了,都为将军竖起大拇指。
然后,我们到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旁边,导游说,龙王摆宴席,把金华火腿,北京烤鸭,南京板鸭等都挂在上壁上。哪知癞蛤蟆跑到它们底下,望着它们,口水直流三千尺。这时,被左手左手拿着拐杖,右手持着仙桃,满脸大胡子的寿星看到了。寿星便很生气,想把癞蛤蟆变成石头。于是,伸出拐杖,谁知一不小心仙桃掉了,便与癞蛤蟆一同成为了石头。这也是“寿星与仙桃”的故事。
我们又走了一大段路,观赏了许多景物,终于到了出口。于是便下了山。
你认为这段旅行好玩吗?反正我认为异常兴奋,异常激动!
小作者根据外洞,内洞,出洞(游览顺序)的时间顺序对正文进行分段,使文章更具条理性,且字迹整齐干净,文章更是生动有趣,将双龙洞的景色好似真的呈现在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