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开始下雨了,淅沥沥地,在这个缠绵的雨季里。
明明已是春天,却一直哭丧着脸。天空始终一副不可一世的嘴脸,就是不肯吐露半点的笑容。
一直盼望的阳光,总是吝啬地若隐若现。没有阳光的心情,总感觉是低落的。就像一个失恋的孩子,心里没有温暖,一直很受伤。
孩子们在周记里也常提到下雨天,总是不爽的,总是沉闷的,总是无趣的。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在长大了,心理上似乎也叛逆了。开始独立,独立到不回家,让家长找一圈才找到人;开始追星,she、飞轮海、张杰成了他们的偶像;开始安静,不为那一颗闪亮的红星而努力——似乎根本就没有吸引力了。缺失信仰的孩子,总是如此的脆弱。
办公室里,总少不了那些“积极分子”。奇怪的是,不是担心受怕,而是顺其自然。苦口婆心或是严厉批评,这些“顽固分子”已经习以为常。不写作业,成了一个趋势!一个同事无奈地说,抓得越紧,自己越累,感觉很压抑。明白事理的家长会说声,老师辛苦了!不明事理的家长,倒会不予理睬。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是年轻的。虽然有代沟,但还是可以交流的。或许是要求太高,或许太过于精益求精,一部分总是感觉是被追着学习。记得上周的校教研课后,听课的老师评价孩子们上课很积极,突然让我恍悟过来,真的是我要求太高了。是否已经离弃了我的“快乐为本”的教学初衷?难道我已经不知不觉地带领他们走进应试的漩涡?不要这样的结局。
相处近三年的我们,似乎已经是无可不谈的好朋友。可孩子们之间,个别人之间却总有解不开的结。如何做好这个中间人,来安慰彼此,来帮助他们走完这剩下不多的童年时光?感觉自己的责任很重。
就像这停停断断的雨,不休止地闹着脾气。想下就下,想停就停,从不考虑人们的感受。有点叛逆,有点出格,如这般可爱的孩子们。
告诉自己,要笑口常开。
告诉自己,雨季很清新。
告诉自己,珍惜每分钟。
孩子们心智的成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怀揣一份真诚与感恩,凭着一份激情与坚持——
一个85后教师,一群95后的孩子,继续演绎着喜怒哀乐的校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