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晚报》校园之星的小记者们来到省科技馆参观,我非常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三楼的主展厅内,走完复杂曲折的迷宫,赏罢各式的展品,一个名曰“沙摆”的操作游戏吸引了我的眼球。我迅速“抢占”了仅剩的沙位。仔细阅读完操作说明后,我开始着手投入游戏当中。在黑得发亮的操作面零星地散着一些沙,而用细线悬着一个碗型无盖容器里所盛的沙已寥寥无几。于是,我把操作面上的沙“赶到”绕着它的凹槽里,堆成一堆,用两只手掬着这“沙宝宝们”,小心翼翼地把他们送回那没有屋顶的家。好了,开始我的创作了。
我晃动“沙摆”,试图摆出美丽的图案,但是经过几次尝试后,我发现“沙摆”似乎不太听指挥,里面的“沙宝宝”也不肯挪窝。但我又不想放弃,就索性把装沙的容器当作碗,挽起袖子,干脆直接用手指捻着沙画画。我的第一个目标是制作人脸,那叫一个“真”:沙子做的头像,眉毛、嘴巴松松散散的,眼睛、鼻子紧紧密密的,看不出一点缝隙,脸的轮廓却特别难以制作。我用沙子洒出一个清晰的脸型,然后猛吸一口气,用嘴对着脸周围轻轻地朝旁边吹去。当然一定要小心谨慎哟,千万不能影响其他部分,否则,我精心打造的作品将会毁之一旦。弄完脸框,我又用“射线”给他设计了一个流星扫把头。为了让“射线”更加整齐,我用手指在头发的两端画了个倒“v”,结果这个“酷哥”又成龙贝克汉姆的翻版。把“v”字以外“射线”所占的领地抹掉,经过好一阵子的加工,一幅惟妙惟肖的“朦胧派”沙画作品就呈现在我的面前。看着我的得意之作,我久久不愿离去。
沙土,一种再普通不过的物质,凭着它的可塑性,加上人们赋予它的灵气,就能千变万化,给予人们无穷的乐趣。而它的用处又是繁多的:高楼大厦中的每一平方米都有它小小的身躯;美丽的花儿,一旦离开了它,便会慢慢褪去艳丽,走向死亡;孩提时期,它总是衍生出数不清的快乐,陪我们度过快乐的童年。
沙子是多姿的,在艺术家的手中换成了动物、人像、风景……栩栩如生;沙子是美丽的,幻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