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故乡里

2017-05-22

  高二(7)班莫玉莹

  华夏民族是源,故乡则是根。

  故乡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故乡是离乡游子永恒的磁场,故乡是播撒生机的土圣土,是根,是源。

  我的根是岭南,瑰丽无比的岭南!

  “剃头咯,剃头咯。好咧,下一位……”老式剃须刀是剃头师傅的宝贝,客人们往老式的剃头专用椅上一躺,惺忪的眼某中满含着对师傅的信任。木制的脸盆满上水,刀具操上手,一卷一剪一刮,便是一脸喜悦。木梳木盆木架木桌椅,布衫布裤布鞋布披风,全是质朴,全是和谐。时而在那小小的“老行当”剃头店里传出孩童稚嫩的“反抗”……那是一种安逸,也是一种发展;是一种祥和,也是一种生机。西下的夕阳慵懒的赖在平房的厅堂前,掠过瓦片,抚过外墙,留下一方橘黄色的跳跃,稀稀落落的跳跃……

  弹棉花的小夫妻是何等的默契,丈夫扛着木棉花机器节奏均匀的弹着棉花,脸上是满满的油光和安乐的浅笑。肩上,似乎扛的是家,是解放后的安稳的家。妻子拉好“经纬”,增增减减着棉。眼里是满满的笑,心里是满满的喜悦。“吱吱吱……”的声音倒也入耳,随着丈夫的时大时小的力度渗入成形的棉被里落了户。

  “当当”打铁,“嘿嘿”喊,歌儿唱得好温暖。街头巷口“四大件”,“三转一响”好体面……这是父亲的年代,是孩子光着膀子下河捉螃蟹的年代;这是历史的年代,是“赶猪佬”赶猪过巷的年代;这是故乡的过去,是平华无实的过去。

  弹指一挥间,曾经的满目疮痍已不再。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区,开放城市已破土而出。经济高速发展起来了,人们纷纷往城里来了,天堑马路飞架起来,商店士多开起来,素质水平高起来……岭南旺啊旺起来了!

  “欢迎光临,是剪发吗?”发型师们忙碌在修剪一线上,高级理发剪刀代替了剃刀在“发型工厂”里奏乐,睡卧式的冲洗按摩椅代替了老式理发椅“坐落”在发型冲洗室里,为辛勤忙碌了一整天的人们吸走疲劳……大椅子大剪刀大镜子大规模,皮衣皮鞋皮包牛仔裤,一派繁华,尽显昌盛。剃头店已渐渐不被后一代知晓,但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更是洋溢着隆隆的喜悦。按摩,推拿,针灸等第三产业竞相发展。新旧顾客接踵而至,妈妈牵着娃娃,牵着希望;同学挽着同学,挽着友谊;男朋友跟着女朋友,跟着幸福……玻璃门一推一拉间,便是几度春光。去去来来间,是一种兴奋,是一种张扬,是一种飞跃,更是一种深刻,飞速发展的深刻!发型工厂的老板说:“30年间,铺子更换了6次。从剃头店到造型室,从小店面到大店面……30年,仅仅30年。”

  低矮的小平房已不复存在,林立高楼是城市耀眼的地标。旧上海旧广州式的雕镂阁楼成了花甲老人们回忆里的辉煌。故乡的独桥小径早已经湮没在加宽再加宽的水泥沥青路下,繁茂的绿树守护着道路,前进的道路,默默承载了独轮车,自行车,大东风,小轿车的沥青路。孩子们扯着大人说要上街玩,大人们约着朋友说要聚聚头。不需要排队分猪肉,分布,分米,不需要缝缝补补一件衣服姐弟穿……这是姐姐的年代,是孩子们牵着小手上学的年代;这是发展的年代,是电视机电冰箱电话搬汇价的时代;这是故乡的昨夜,是生意盎然的昨夜!

  日子就在眼波流转间逝去。转眼间,华夏民族已用自己特有的华美姿态向世界证明了自己,华夏儿女已在中国这片红色热土上收获了喜悦。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忙?”司仪小姐们娴熟的动作,得体的谈吐,真诚的服务让人们感到诧异。不论是在饭馆,茶楼,还是在商业街的小摊档,劳动者的素质都是祖国繁荣的反映。假期回到家乡的小城镇里,流淌在各个角落里的文化气息是那样浓厚。一大清早,爷爷端者小竹椅在树阴下看报纸,“好呀,中国终于加入了wto了!”爽朗的笑声回荡的院落里。邻居王奶奶拎着两罐满满的水回来,她说:“今天可真多人爬山啊,好多人去打泉水哟……”她站的小石椅边捶捶手,揉揉脚。小孙子飞快地朝她跑来,半跑还半喊:“奶奶奶奶,爸爸说今天是周末,要带我去博物馆,然后看画展,还要去吃肯得基呢……”小小的脸蛋笑开了花,红扑扑的两朵红晕挂在颊边。

  汽车缓缓行驶在柏油路上,阔别家乡已久的姨妈突然蹦出一句:“20年没有回家了,咦。那里那里,以前我的小学……”或许在她心里浮现出当年的困窘不堪,或许是没有房没有车没有钱的小时候。

  21世纪,是我生活的年代,是移动电话普及的年代,日子就在这一按键间变得宽裕起来。孩子们讨论小电玩,大人们研究大发展。这个年代,是文化繁荣的年代,是教育普及的年代,是文化创新的年代……是风风火火的!

  是的,岭南,像点燃了般火红起来了!中国,似太阳般耀眼起来了!

  XX年的今朝,岭南已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了60载,是祖国妈妈,依然地在1949站起来,8门礼炮走向了凯歌;是祖国爸爸,决然地在1978开放沿海,5个娃娃敲响了开放的战鼓;是伟大的祖国,在向世界展示了50XX年深厚的文化积淀,见证了60载风雨的历程!雪灾,让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地震,让中华民族奋起前进!困难险阻从来都不是中华儿女的克星,华夏民族从来就不曾在世界人民面前退缩分毫!

  春节刚过,谢谢说想看看小时候生长的土地,他拿出旧旧的相册摸摸,看看,想想。“只有不忘记曾经的艰难困苦,才会更好地珍惜今天的美好!”他常常教育我们说:“家啊,是根。是故乡,才有爱!”为此,我们一家人驱车到了故乡里岭南文化半岛游玩。第一次,我深刻地体验到祖祖辈辈的生活,那些鲜为人知的用具,尘封已久的绝艺,充满时代气息的蜡像场景……无一不向我诉说着曾经贫苦但殷实的旧中国是如何在一夜间蜕变的,是以何等惊人的速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华夏民族是源,故乡是根。腾飞吧,岭南!骄傲吧,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