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征文:团年饭

2019-02-25

  学生:王兆堋

  题目:团年饭

  团年饭

  “团年饭,团年饭,吃起团年饭好香甜。小孩儿吃团年饭,拿到压岁钱;大人吃团年饭,盼望去栽田。”每至春节,总想起儿时的歌谣,总有甜甜的味道儿从我的心间升腾。

  我的爸妈好多年没有栽种农田了,在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我想也算是“栽田”吧。每至春节,我总盼望他们能从两千多里之外回来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一家子和和美美吃顿团年饭。

  今年,他们依然回来了。只是回来的时候已经是除夕的头一天晚上近十二点钟了。我在等待他们,我很期盼,没有睡意。趁此,便替他们准备好热水,希望在寒冷之夜,在他们到家之时,能洗一个热水脸,洗一次热水脚,洗去回家旅途上的困倦,让他们感受到热腾腾的暖和,让他们知道女儿又长了一年,是一名高中生了,已经长大,已经懂事。

  第二天就是除夕,俗称“吃团年饭”,吃了团年饭,迎接新的一年。清早,我为他们做好了早饭。经过一夜的休息,他们精神饱满。坐在一起吃饭,妈妈的话很多,问寒问暖,一年了,没有得到的亲切,现在突然有了,我就像在大冷天突然有了一个火炉,暖和遍及全身。过年,真好!

  早饭后,我把桌上的碗筷收到了厨房,洗完之后便和父母一起准备“团年饭”。一家人忙活起来。杀的杀鱼,宰的宰鸡,理的理菜,亲亲热热,温情在我的血液中流淌起来。

  我负责削土豆皮,洗藕……爸呢?煮鸡烹鱼,做他的看家菜,妈做她最拿手的凉拌菜。忙活了一阵,到中午十二点钟,一桌丰盛的菜肴端上桌子。

  爷爷和奶奶坐上席,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做两旁,我们小孩子呢?坐下席。座次排定,爷爷宣布“过年”。妈妈先给爷爷和奶奶夹了菜在碗里,这是礼数。妈妈说:“爸、妈,一年了,没有在二老身边做饭端汤,服侍你们,你们要体谅我们哦。”然后一笑,自己也吃了一口菜。我地的习俗,儿子孝顺不算孝,媳妇孝顺才算孝,妈妈占先了。爸爸为爷爷斟了一满杯从外地带回来的好酒,举杯祝爷爷身体健康。叔叔婶婶也如是。一家人乐呵呵的。我好久没有见过他们这样开心。我趁大家高兴,用饮料当酒敬长辈,助兴。

  爷爷、奶奶乐开了怀,笑容爬到了脸上。爷爷咂巴着爸爸的酒:“一家人隔一段时间相聚,这好啊!只要人不懒惰就对!”我品味出爷爷的话:大人们要为下一辈做勤劳的表率!

  酒过几巡,爸、妈酒后吐真言了,谈论起自己这一年在外发生的开心的和难以忘怀的事情,倾诉了了自己的心里话,也说道自己不想在外流浪,居无定所的苦楚。他们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说道情处情意恳切,说道笑处笑语飞扬。

  这顿饭是我这一年来吃得最开心的,不仅有浓浓的亲情,还有外界的生活故事做菜,往日的留守学生的孤独感完全被驱散,却又让我增一份努力向上的心思:我想让家人常团聚,亲情常陪伴,自己要有孝敬他们的能力!

  这顿团年饭,爷爷的话时常在耳:“只要人不懒惰就对!”在新的一年里,奋斗以成!

  指导教师推荐语:

  俗话说:年是一道坎儿。一年一年就像向上的梯级,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到一个留守学生正在走向成熟。她开始体贴父母,开始思考希望父母不再在外漂流,开始思考人生要奋斗以成。这是我们传统节日孕育出来的希望。

  《团年饭》为我们再现了一个有礼数家庭过年的风貌。不管在外有多远,回家有多难,都要回家看望父母,说说贴心的话;都要关爱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虽然没有直接着墨写父母关爱儿女,是通过小作者的心理来折射(写作上惜墨如金的体现);座次体现家教礼数,长者教育的艺术体现出家风。

  《团年饭》如捧在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