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
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我们最近学了一篇叫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课文,每次当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都深有感受。
课文中说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是汉朝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司马迁从小努力学习,积累了许多资料。后来他父亲司马谈临终时嘱托他一定要完成史记这本书的编写,可正当他认真写作时,因为替他人求情,得罪了汉武帝,受到了酷刑,他在狱中几次想自杀,但为完成了父亲的嘱托,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出狱后,他忍辱负重,发愤写作终于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巨作——史记。
每次我读到这篇课文,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大家想一想,在司马迁受到酷刑的情况下,他竟然能持之以恒,克服重重困难写出一部辉煌巨作,而我们现在条件这么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更应该好好的学习,不能因为遇到一点小困难,小挫折,就打退堂鼓,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张泽浩)
家长感言;
的确,现在各方面的条件这么好,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记得有一个成语叫“凿壁偷光”,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他的家里很穷,他非常喜欢读书,可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照明读书。他的邻居家里日子过得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照得通亮。他想到邻居家里去读书,可是遭到了拒绝。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偷偷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亮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本对着这光,就可以读书了。这个典故感动了许多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记得前几天开家长会,当我走进你们漂亮的校园,坐在干净,整齐,明亮的教室里,我的内心真的替你们感到开心,你们真的赶上了好时候,这么好的条件,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