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老师发测试卷时,我就想起了。(点题)
那时我才上一年级。(时间久远更印证难忘)一个下午,老师发下数学测试卷子,啊,我的卷子上竟刺眼的写着大大的“55”分,我吓了一跳,羞得满脸通红,连忙把卷子盖上。这时,老师说:“拿到试卷的同学,把试卷拿回家去,让爸爸或妈妈签字。”我听了这话,心里更紧张了。我想爸爸出外打工去了,妈妈在家又种地又干家务,每天还抽出一段时间来辅导我学习,她要是看到我学习成绩这么差,该多伤心呀!于是我壮着胆子偷偷的用钢笔在试卷上签上了妈妈的名字。
第二天上午,我提心吊胆的把卷子交给了老师。想不到老师对我耍的“花招”一眼就看了出来,他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我。我的脸涨得通红,赶紧低下了头。老师说:“回家让你妈妈重签。”(与中心联系不紧,略写)
我把卷子拿回家,哆哆嗦嗦的拿给妈妈,妈妈看到我签的字,气得脸都发青了,试卷在手中索索发抖。我从来没有看见妈妈气成这个样子过,我害怕极了。一会儿,妈妈突然说:“把手伸出来!”我连忙把手藏到背后,身子往后缩,妈妈一把拉过我的一只手,把它掰开,然后举起她的那只大手,我吓得浑身发抖。可是,好久好久,那只大手却没有打下来,最后慢慢的放下了。妈妈严厉的说:“一个人从小就要诚实,学习不好,可以努力赶上去,但是养成弄虚作假的坏习惯,那就永远也不会进步。”我眼泪汪汪的点点头,用钢笔把我签的那个名字划掉,妈妈在试卷上签上名,还写了一句:“在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详写教训)
从此以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悟出的道理,吸取的教训)这几个字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几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件事,它一直鞭策着我去做一个诚实的人。(结尾点题,首尾呼应)
附:作文材料的组织
一篇作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全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写人叙事,材料组织包括开头,结尾,过渡和衔接。组织材料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你准备写一件什么教训?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怎样发展的?你当时有哪些做法和想法?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吸取了什么教训?你打算详些什么,略写什么?经过周密考虑以后,写好作文提纲,再动笔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