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会精彩回放

2019-11-24

  20xx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到今天9月5号闭幕。这次G20杭州峰会有哪些精彩看点,观众不想错过要回放一下的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G20杭州峰会精彩回放,希望你喜欢。

G20杭州峰会精彩回放篇一: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于9月4日下午开幕,出席并致辞。

  以下为致辞全文:

  各位同事:

  我宣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开幕!

  很高兴同大家相聚杭州。首先,我谨对各位同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安塔利亚峰会开得很成功。我也愿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去年主席国土耳其的出色工作和取得的积极成果。土耳其以“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作为峰会主题,从“包容、落实、投资”三方面推动产生成果,中国一直积极评价土耳其在担任主席国期间开展的各项工作。

  去年11月,我在安塔利亚向大家介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相信杭州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今天,当时的邀请已经变成现实。在座的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大家齐聚杭州,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

  未来两天,我们将围绕峰会主题,就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突出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

  8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这是一次创举,团结战胜了分歧,共赢取代了私利。这场危机,让人们记住了二十国集团,也确立了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

  8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当口。科技进步、人口增长、经济全球化等过去数十年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都先后进入换挡期,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主要经济体先后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率下降,给各国经济社会带来压力。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金融监管改革虽有明显进展,但高杠杆、高泡沫等风险仍在积聚。如何让金融市场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仍然是各国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世界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

  二十国集团聚集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影响和作用举足轻重,也身处应对风险挑战、开拓增长空间的最前沿。国际社会对二十国集团充满期待,对这次峰会寄予厚望。我们需要通过各自行动和集体合力,直面问题,共寻答案。希望杭州峰会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第一,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结合本国实际,采取更加全面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用多种有效政策工具,统筹兼顾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政策,努力扩大全球总需求,全面改善供给质量,巩固经济增长基础。应该结合制定和落实《杭州行动计划》,继续加强政策协调,减少负面外溢效应,共同维护金融稳定,提振市场信心。

  第二,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二十国集团应该调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今年,我们已经就《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达成共识,一致决定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要沿着这一方向坚定走下去,帮助世界经济彻底摆脱复苏乏力、增长脆弱的局面,为世界经济迎来新一轮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二十国集团应该不断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优化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作用。应该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加强在金融监管、国际税收、反腐败领域合作,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今年,我们重启了二十国集团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希望继续向前推进,不断提高有效性。

  第四,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保护主义政策如饮鸩止渴,看似短期内能缓解一国内部压力,但从长期看将给自身和世界经济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二十国集团应该坚决避免以邻为壑,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加强投资政策协调合作,采取切实行动促进贸易增长。我们应该发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

  第五,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实现共同发展是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普遍愿望。据有关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今年,我们把发展置于二十国集团议程的突出位置,共同承诺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制定了行动计划。同时,我们还将通过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提高能源可及性、提高能效、加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青年创业等方式,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各位同事!

  二十国集团承载着世界各国期待,使命重大。我们要努力把二十国集团建设好,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

  第一,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二十国集团应该根据世界经济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进一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面对重大突出问题,二十国集团有责任发挥领导作用,展现战略视野,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开拓路径。

  第二,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今年,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提高能效、反腐败等诸多领域制定了行动计划,要把每一项行动落到实处。

  第三,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我们应该继续加强二十国集团机制建设,确保合作延续和深入。广纳良言,充分倾听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声音,使二十国集团工作更具包容性,更好回应各国人民诉求。

  第四,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虽然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经济增长的愿望相同,应对危机挑战的利益相同,实现共同发展的憧憬相同。只要我们坚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就能够克服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开辟未来增长的崭新航程。

  各位同事!

  在杭州峰会筹备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开放、透明、包容的办会理念,同各成员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我们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外围对话,走进联合国,走进非盟总部,走进七十七国集团,走进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小岛国,向世界各国,以及所有关心二十国集团的人们介绍杭州峰会筹备情况,倾听各方利益诉求。各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这次峰会的筹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期待在接下来两天的讨论中,我们能够集众智、聚合力,努力让杭州峰会实现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二十国集团发展的目标。

  让我们以杭州为新起点,引领世界经济的航船,从钱塘江畔再次扬帆启航,驶向更加广阔的大海!

  谢谢大家。

G20杭州峰会精彩回放篇二:解读G20杭州峰会致辞主旨

  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自20xx年以来在应对危机、强化监管、推动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复苏基础依然脆弱、各国政策趋向内顾、传统政策工具效果递减的背景下,各方都期待G20杭州峰会能够引领世界经济走出长期低增长的“平庸期”,获得快速增长的“新动能”。为回应各方期待,G20杭州峰会将主题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各成员国领导人将围绕“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四个议题进行交流,为世界经济发展挖掘新动力,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思路。在9月4日的开幕式上,中国做了主旨发言,笔者认为发言有三大亮点:

  “把脉”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在开始发言后,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严峻局面作了介绍,他指出,“8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8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当口。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主要经济体先后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率下降,给各国经济社会带来压力。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金融监管改革虽有明显进展,但高杠杆、高泡沫等风险仍在积聚。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世界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的讲话指出了当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现状。由于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期,复苏脆弱乏力,下行压力难消,传统依靠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办法效果越来越弱。在这种情况下,召开G20峰会,进行全球经济治理显得非常有必要。

  开出解决全球经济“病症”的“药方”。面临如此不利的经济形势,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前夜,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科技和管理创新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正激发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按照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说法,创新可以带来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领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函数,进而带来新的经济发展。的上述讲话正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此外,杭州峰会将“创新增长方式”列为四大议题板块之首,可谓顺应时代要求,引领发展方向。本届峰会将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议题首次纳入议程,强调把握科技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要素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实现增长新旧动力转化。这既是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良方,也是中国这个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对国际经济提供的“公共产品”。

  对未来G20峰会的期望与前瞻。G20机制的诞生与转型,与应对经济危机有关。20xx 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轰然而至,西方国家不得不求助于富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G20由此升级为各国领导人参加的峰会。最初的三次峰会,都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最严峻的局面,20xx年和 20xx年各有两次峰会,也与形势应对有关。其后,G20逐步从临时性的问题应对机制,发展成拥有增长目标和治理目标的全球经济合作平台,在世界经济中的协调和领导力不断加强,规格也不断升级。中国也从曾经的“置身事外”,到逐步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协调者,直到今年,成为全球治理方案的倡导者、引领者。在未来,G20如何发展,提出了几点期望:第一,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第二,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第三,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第四,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可以说,这既是对G20未来发展的期待,也是对其光明前途的前瞻,更是对国际体系中大国责任的一种表述。

  G20峰会已经拉开了序幕,它的成功召开将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意义恐怕不仅仅在于为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开出良方,更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可以预期的是,在引领世界经济的航船,从钱塘江畔再次扬帆启航,驶向更加广阔的大海的伟大航程中,中国这台大马力发动机将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马尧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约研究员)

G20杭州峰会精彩回放篇三: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

  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在室内表演中,最近几年比较流行;但是用在室外,用在水面上,用在一个完全自然环境中,基本上还没有过。所以我们做了这样的尝试。在《天鹅湖》当中你会看到这一幕,我自己觉得很有特点。首先是你会看到在西湖上跳《天鹅湖》,我们开玩笑说这也许是《天鹅湖》剧目创建以来第一次在湖上跳。这个就很有意思,又结合了全息投影的手段,来表达我们的理念--音乐和优美的东西都是全人类的。

  在湖面上、在情景表演中,整体画面感觉是要让每个人都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定要让大家心里涌起这四个字,我觉得诗情画意只有在西湖上才是匹配的,才是有韵味的,有中国人典雅的、古典的美。

  整台演出名称拟定为《最忆是杭州》--语出白居易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此篇是古往今来描绘西湖的诸多名句中的翘楚,极易彰显杭州和西湖的文化积淀韵味。

  既然这么美,当然少不了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节目单

  1.第一曲《春江花月夜》

  琵琶演奏:赵聪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原名《夕阳箫鼓》,后取意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里“名曲中的名曲,经典中的经典”。

  在全新的交响化编配之后,整台演出将在“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意境中开篇。  2. 第二曲《采茶舞曲》

  茶是一种充满中国文化意向的符号。随着千百年来的文化发展,“采茶”由一种富于诗意和艺术形象的劳动,逐步演化成为汉族民间的歌舞体裁。

  作为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间小调,《采茶舞曲》将在音乐上实现与开篇《春江花月夜》水乳交融的无缝连接。在西湖最美的夜色中,漫山遍野的采茶女,将令整个西湖都随之轻盈律动。

  3.第三曲《美丽的爱情传说》

  小提琴演奏:吕思清

  越剧演员:茅威涛 谢群英

  舞蹈:刘福洋 骆文博

  全曲取材于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将通过戏、曲、舞、歌等多种艺术形态,共同讲述和表达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对美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第四曲《高山流水》

  古琴:金蔚 大提琴:娜木拉 中国鼓:王佳男

  古琴,是最具中国气韵 的乐器,而《高山流水》正是中国历史最富盛名的古琴曲,亦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在中国人的语言里,“高山流水”,既寓意为“乐曲高妙、琴艺精湛”、亦寓意 为“知音难觅、相知可贵”。将此曲演绎给各国来宾,既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高妙,亦可表达中国人民希望与世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美好心愿。

  5.第五曲《天鹅湖》

  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剧,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曲目和表演本身,会在第一时间引起世界各国嘉宾的共鸣和亲切感。

  来自中国的天鹅姑娘们,将于户外水面之上,演绎完成这一曲“西湖上的《天鹅湖》”。

  6.第六曲《我和我的祖国》

  演唱:廖昌永徐子琪(童声)

  这是一首将抒情和激情相融合的作品。它的旋律属于中国,而它所抒写的却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对于祖国的热爱。

  7.第七曲《月光》

  演奏:吴牧野

  法国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德彪西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当钢琴家的指尖滑过琴键,德彪西的《月光》将在西湖的上引导人们奇异的想象力,塑造着月光所带来的迷人意境。

  8.第八曲《难忘茉莉花》

  演唱:雷佳

  作为最富盛名的中国民歌,《茉莉花》的经典旋律以各种演绎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东方音乐符号。G20版的《难忘茉莉花》,是一首全新创作的歌曲。经青年歌唱家雷佳的演唱和诠释,更加深情饱满、动心动人。

  9.第九曲 《欢乐颂》

  这是由贝多芬谱曲而成的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没有任何一个曲目能与它的盛大感相匹及,也少有作品能像它那样被全人类所共知、是全人类共同认可的艺术财富。

G20杭州峰会精彩回放篇四:G20杭州峰会对全球经济的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8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善可陈,长期以来形成的4%稳定增长线再难企及,全球经济治理也面对尴尬困境,举步维艰。G20平台要能够行稳致远,必须正视从过去危机应对向全球治理长效机制转变的重大挑战。值此关键节点上,G20杭州峰会勇立潮头,正见证着全球经济治理提振的新起势。而中国作为主席国,也正为积极、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

  变通之际,间不容发。3日下午,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以“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的生动表述,呼吁G20成员国联手世界各国“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4日下午, 主席在G20杭州峰会开幕致辞时又进一步指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要“夯实机制保障”。“治制”本质上是重构、重塑,即是要在现有基础上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构的改革方案,将G20塑造成为下一代和21世纪的最重要全球治理协调机制。

  全球经济治理说易行难。G20成员国作为全球经济的“撑船手”“弄潮人”,推动并落实全球经济治理责无旁贷。不同以往,全球经济治理的转型应以开放为导向,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应以共享为目标,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应以合作为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没有人能够整碗捧走,合作是必然选择,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诚如胡雪岩所言,你肯为别人打伞,别人才愿意为你打伞。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各国参与的信心,才能切实提高全球经济治理的有效性。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是世界经济和当代国际关系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变化之一。新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转型的新理念、新原则应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4日上午,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指出,要把金砖国家和二十国集团这两个重要平台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推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国际治理中占据更加主动有利地位。总体看,面对世界经济弱势增长和发展演变态势,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重点应包括:

  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从20xx年到20xx年,G20峰会历时五年才落实了对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方案。未来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尤其是要优化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作用,份额改革必须更好、更快地反映全球经济影响力和权力的转移。在中国等国的要求下,目前G20已重启了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旨在进一步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

  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全球贸易增速近年来明显放缓,预测今年会连续第5年低于3%;全球双边和区域投资协定3300多个,投资规则“碎片化”严重;贸易保护主义升温。G20需要合力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拿出有效方案,使双边及地区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保持一致。中国在促进贸易投资开放的全球努力中正发挥带头作用,在中国的坚持下,G20实际正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投资的重要框架机制。

  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绿色发展合作。3日下午,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浙江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两国正式加入《巴黎协定》。中美两国展现的领导力和密切合作对于气候变化谈判的成功完成发挥了关键作用, 现在又为该协定于年内生效注入了强势推动力。此外,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重点议题,也是顺应全球落实《巴黎协定》目标的举措,有助推动气候、环境方面的全球合作。

  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据统计,目前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杭州峰会首次将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首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各国发展计划对接,不仅使G20发展议程更具潜力,也将为全球发展事业作出贡献。其中,尤其是中国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将进一步彰显自身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担当。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全球经济治理本质上是通过国际合作管理、控制、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共同经济挑战、危机和威胁。虽然在当下实现公正、合理、有效的经济治理还面临着诸多阻力和不确定性,但前进的势头已显露。G20杭州峰会顺势而起,不走回头路,从长计议全球经济治理转型与未来,象征着全球经济治理呈现新起势,进入新征程。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张运成

G20杭州峰会精彩回放篇五:G20杭州峰会成果总结

  成果一: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

  成果二:我们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事实告诉我们,单纯依靠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老路走不通。我们一致通过了20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

  成果三: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这是二十国集团的一面旗帜,今年取得了新的进展。

  中国将建立国际税收政策研究中心,做出自身贡献。

  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让腐败分子在二十国集团乃至更大范围无处藏身。

  成果四:我们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加大20国集团贸易和投资建设。

  成果五,我们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20国集团成果惠及全球。

  当前形势下,二十国集团需要更好发挥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作用,需要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

  过去一年来,共计举办70多场会议,达成29项成果协议,取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