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
淡定是什么?
淡定是蔺相如折冲樽俎、纵横捭阖的从容;是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闲逸;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写意;是毛泽东“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镇定。(类似句子:苏轼徜徉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的超脱;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顿悟;毛泽东“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豪迈)
那首禅诗说得好:“境随心则悦,心随境则烦。”(扣材料)
淡定的本质是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泰然处之,安之若素。孟子说得好:“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而不惊”。
人的身体就像一组精密的机器,它的运转也会消耗能量,也会有所磨损。要想让它长期、高效地运转,就必须使它有规律的工作。人的大脑消耗了摄入的¼氧气,而在烦躁的情况下还会消耗更多,于是身体其他部分就会供氧不足。因此,我们要学会随时提醒自己:“淡定。”
别里科夫就是个不够淡定的典型,他不是活在现实,而是活在自找的一个个有形或无形的套子里,自然就与现实格格不入,举步维艰,最终自取灭亡。
淡定的心境并不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而是朱熹笔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活水,是柳宗元文中“善鉴万物,清莹秀澈,铿鸣金石”的愚溪。
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不少人处于迷惘、浮躁的状态。自我炒作之流如芙蓉姐姐,凤姐恰如毛泽东的一幅对联所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最终将很快被人忘记,止增笑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高产小麦之父李振声两任为中国人解决了吃饭问题,文革时期,他们都备受打击,他们的学问被斥为伪科学。但两人都以宠辱不惊的淡定心态坚持下来了。
即便在功成名就的今天,两位科学家依然保持着淡定、低调的平常心和进取心,实属难能可贵。
诸葛亮告诫我们:“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放下包袱,保持淡定;指点江山,激浊扬清!
【说明】1、考场上我花了70分钟写完,考试一定要至少留一个小时写作文!
2、切记不要写两百字以上的段落,一篇文章只有两三段更是吃力不讨好。高考作文计算字数,题目所占的行数要扣除,而每段最后一行的空格算入800字之内,所以标点符号一定要规范——每个符号占一格,可以省不少功夫。
我在作文纸上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六段(包括第一段)最后一行不超过5个字,虽然写到了900字的标记那里,其实字数不比不少同学写到800字标记的多。倒数第三段,我把“他们”改为“两位科学家”,于是最后一行是两个字+句号。最后一段后两句是补上的,于是凭空多了一行。如果有必要,第五段的“¼”还可以写成汉字。
但不能走向极端,今晚我改作文,有几篇文章写了将近20段,可谓“尿泡空大无斤两”!还有最后一行不能只留个标点符号比如句号。
3、关于构思还是强调:1、优先从课本找材料;2、一定要以小见大或者由小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