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高级中学高二(24)班 马婷婷
十七岁的街道,身边老去的,一拨一拨地走;新鲜的,一拨一拨地来。太多的阳光照耀着我,我不知道跟着谁的脚步走。
喜欢郭敬明,也许是因为我身上潜伏着90后的偏执与极端。在创作的过程中,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标准与写作理论,他无法容忍文字的重复与不求突破的安稳。对他而言,写作的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可以无限延伸,坚持最初的经历才是作品的灵魂。
从《爱与痛的边缘》到《小时代》,我看到了一个少年从最早的青葱到现在的成熟深邃。因为经历,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深刻。他一次次把人生缩小成一个孔,让人从孔中窥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集聚着压制在我们心底最初的那份个性。有人说,读他的书好像在冒险,刺激而且越来越能找到原始的自己。一旦恋上这种感觉就停不下来,牵着你一直跑一直跑。
我在追逐着这种感觉,却不是在阳光下追逐,因为头顶上有一大片如盖的绿荫遮住了太阳。我没有勇气将自己的追逐曝在太阳底下。但我还会孤独地走在街头,望着天空傻傻落泪,会向往着爱一种东西爱到绝望,也会无奈地背着盛满复习资料的书包奔跑于各个站牌,我没有机械地模仿,因为那原本就是我自己。只是看了他的书后,才发现孤独地的不只自己一个。读他的书,可以感受灰色经历,诉说生活的无奈。
没人知道这些,别人只知道我是个孤僻的女孩,“不谙世事”,只会追着教科书跑。没有人会相信,我会整日整夜地阅读他的小说和散文,整日整夜地抄写他的小说和散文。没有人会相信我会冲进雨中,只因为书店老板的一个电话,说他的书到了。更没有人会相信,我会在阴雨连绵时用同样的笔调记下自己的经历。无助的时候,有一种寄托。因为,总有一种感觉适合你自己,也总有一种经历,让你在追逐。
偶像?追星?偶像让多少人如痴如醉,追星让多少人如痴如狂。其实真正的追星不是表面的追捧,也不是疯狂地恭维与模仿,而是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到心灵的依靠。
我躲在绿树荫下追逐,尽管有阴影,但也明媚。因为树不会遮蔽所有的阳光,透过重重树缝,总会洒下点点碎金。
点评:读罢文章,顿生感慨,真“江山代有才人出”矣!作如是说,原因有四:小作者用清新淡雅而又略带忧郁的笔触,勾勒了自己由不知所措的迷惘到矢志不渝的执着,再到清醒冷静的理性的追星历程,行文富于变化,此其一;小作者采用心理独白的方式,高度浓缩地追述了自己追星的种种独特理由与疯狂举动,既很真实,又显亲切,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此其二;文章流泻出一种“丑小鸭”般灰色的情绪,淡淡的忧郁,但同时也于灰色之中透出若干亮色,让人感到欣喜,产生希望,此其三;文章采用点染烘托的手法,写了三处景物,不仅借景抒情,更能情景交融,此其四。有此四点,文章便亮点多多,精彩多多!写到此处,笔者想起了一句唐诗:“雏凤清于老凤声。”衷心祝愿小作者能如“雏凤”一般,在文学的天空,振翅高飞,展翼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