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1)
遥遥梦中,在那五千年的长河,点点滴滴,凝聚的是文学的精华.浅斟低唱,吟诵的是不朽的诗章.
远眺源头,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在田间劳动,那是华夏人民的淳朴.它告诉了我们远古人类的智慧.
追溯历史,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圣人.他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穿越时空,从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到李白,到杜甫.李白在官场的失意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当他纵情于山水之间写出了优美的诗歌.失意如李白,可他却在冲波逆折中写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青帆济沧海“的壮志,让我们看到的是雄心.“安能脆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让我们看到的是意气,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杜甫,到晚年时,家贫如洗,面对“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精神,又怎么不能让人折服?这是一个民族的魄力!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学者老师,教导我们许多道理,如师说,如劝学.从他们的文章,我们看到的是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灿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她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星空中最明亮的一颗.
语文,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她会为所有人带来微微徐风,就像在干旱的沙漠,滋润着心灵的荒野,孕育出一片精神的绿洲。
语文作文(2)
选择题是标准化考试里的超级法宝,以其考查信息量大、答案标准、阅卷快捷而受到急功近利之中国教育界的青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美国作为糟粕抛弃了的时候,我们却把它当作“真经”取了回来,以行政手段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推广起来。实行了二十多年,标准化考试的弊端早为各界有识之士声讨不已。尽管有所收敛,但其阴魂依然不散。尤其可笑的是,现在的语文高考试题里,第一卷还是选择题,题数有10个,分值有30分之多。可别小看了这30分,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着考生高考语文分数的高低。
为了获得一个理想分数,各路语文考试专家纷纷主张高中语文学习要夯实基础,而这基础说白了就是字词句,就连首都的语文专家来传经送宝也是这么说的,“知识就是字词,能力就是词句”,而要掌握这狭隘的语文知识,具备这浅薄的语文能力,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训练训练再训练。这训练呢,不过就是做题的同义词而已。这种做题,从学生上高中的第一次语文考试就开始了,严格与高考接轨,严格按高考的标准训练;到了高三,这种训练就成了立体式、密集式、轰炸式的。尽管学生对语文做题不是很积极的,但在语文老师的高压政策之下,学生们也是做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对这种肆无忌惮的做题深恶痛绝,并不是我对现行教育制度不满,就对学生的高考前景也漠不关心了。我虽然大力提倡学生读书,主张在读书中学习语文,但到了高三,我还是会教学生一些应试技巧的,但这大量的做题只是一种死笨的方法,不是什么高明的应试技巧,说得不客气点,这是在饮鸩止渴,不但止不了渴,还会断送了自己。所以,在高三的平时复习中,除了做一些必须的经典题目外,我宁愿让学生去看几篇好文章,去关注天下大事,也不愿让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那些呆板的试题。但学校和年级里发的题太多太多,怎么办呢?我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压住不往学生手中发。这样做,虽然那些题可能当了垃圾,学生要多花一些冤枉钱,但总不至于因为做这些无聊的垃圾题而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失去了做其它科目提高分数的机会。总体看来,还是得多于失。
许多事实证明了我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今年高考前班上的一个学生和我交流语文学习上的事,他给我讲了语文选择题考试上的困惑:去年刚升入高三时,选择题没做多少,但选择题的错误不多,只错一两道;高三练了一年的选择题,可是越练错误越多,有时候能错四五道五六道。他问我怎么办,我说,你不要再做选择题了。可惜为时已晚,高考中的损失惨重已不可避免。这并不是个别的现象,高考完后,学生们纷纷向我诉苦,选择题错的太多,错三四道四五道的是平常之事,有的学生竟然错了六七道,有一个学生错了八道。而这些学生都是班上的好学生。年级里经常考第一的女学生平时语文总是高分,高考竟也错了五个选择题,只能痛失冲刺清华北大的机会,纵然以泪洗面也无济于事。要知道,这些学生在高二参加高考的时候,选择题只错了一两道,有的甚至全对了。奇怪的是,有一个学生没上高三,今年的语文选择题只有一个记不清答案,其它的全对了。
呜呼!这种语文选择题能考查出学生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呢?!不上高三,不用训练,错误率极低甚至不错;上高三训练了一年,反而错误剧增。语文选择题,你真是误尽了天下考生啊!
这样的语文选择题为什么还不从高考试题中剔除出去啊?就象中考一样,考一下阅读和作文,如果能改革彻底的话,就只考一篇作文,那也完全能够考出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
赶快把这语文选择题丢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吧!
语文作文(3)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怀抱寂静的孤独,端坐在岁月的河边。汲水的女子头顶辉煌的诗歌,凌波而去。
有一种文字深藏不漏,隐于内心并交织成愁,似乎使我我沉默千年,细细品尝无尽轮回的纯粹。
走进另一个世界,思想的大漠谁策马扬鞭剑指苍穹,谁抚琴而歌英雄迟暮?那声雁鸣那片残照那壶浊酒,那串越来越远的驼铃,让我想到春天,那风言花语的河边那些遥望故土的影子……
河的对岸,也是风言花语的河边。
时常忆起良人策马,对酒当歌。三更梦醒,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莺花蹉跎着哭泣,昨夜伊人临镜画眉,窗外素月寄着孤舟,秋千是否还有乱红飞过。庭院深深,谁能读懂似水眼波?素袖轻拭,泪痕脂香。烟花三月,桃花或许依旧灼灼,红颜渐老,高堂明镜悲白发。
小楼寻旧梦,无依,似离群孤鸿,老翅渡寒暑,独感风烟重,林海琼崖,落红覆蝶踪。
两地相思,人道天涯咫尺,不知鱼书无凭无。
朝朝暮暮,凭栏独倚,休要梳妆,眺望。
远的是山,近的是水,不知何处是离人。
山如眉黛,漂浮的烟云是尘世暖暖的香。眉宇间水的愁,灵动如昨,是疏疏斜斜,轻描淡写的伤。像极水墨画的隽永。
花侣佳人,无依,夜孤眠,脉脉,幽梦锁寒烟。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酒入愁肠,点点是相思泪。
来世与君同!别了,车水马龙,我累了。
红签碎了,是纷飞的蝶,寻找心中含笑的人儿,散落天涯:
素月寄孤舟
只影任水流
孤心醉
一盏残酒酒单怎敌晚风急
梧桐雨
点点愁
黄昏独登楼
愁字锁眉头
黄花瘦
雁声断秋
一溪落花漫濎洲
离别苦
几何休?!
语文,或许就是这种淡淡的唯美的伤。
谁青楼梦好,谁停灯向晚,抱影无眠?斯人独憔悴,哪堪片片飞花弄晚?
语文,一声杜宇、一息轻叹、一楼哀怨、一纸心酸。
语文,细腻的人会哭,为了心中的一泓清泉!
那时候,我相信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