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台上的那碗粥

  母亲很勤劳,记忆中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做饭。那时候家中做饭用得是大锅,做饭,洗刷都要弯着腰,很酸,很累。    冬天,学校离家很远,十几里土路,每天6点半准时出门,那时天还是漆黑的,母亲为了能让我们吃上热乎乎的早饭,她比我们起的还要早,我起床洗漱时,厨房里已响起“呱嗒呱嗒”风箱的声音,一股股白雾般的热气从厨房传来,玉米粥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我去把书包捆在车子上,再把车子推出,准备好的时候,窗台上已经有一碗热粥,旁边盘子里会放着一个馒头,几块腌豆腐或是腌白菜心,那时的农家哪里有什么丰盛的饭菜,但这已是母亲尽心准备的早餐了。     有一次睡过头了,早上起来已经到了该走的时间了,没有时间吃早饭了,虽然窗台上已经放好了一碗粥。推车子准备走人,母亲从厨房跑出来呵斥我:“吃完再走!”我带着哭腔:“要晚了!”“晚了也要吃!”母亲板着脸瞪着我说,见我不动,走过来帮我把车子支起来。急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看母亲不容置疑的样子,只好端起碗来飞快的吃着,母亲就站在一旁注视着我,我气呼呼的吃完早饭急慌慌去推车子,母亲拿着碗,对着我的背影喊道:“路上慢着点!”语气不温柔,带着一丝担心和焦虑,年少的我那时心里充满的是对母亲的怨气:“哼!你哪里知道迟到被老师批评的滋味!”     然而中学三年来,很多同学胃不好,低血糖,有的瘦的像绿豆芽,他们最怕上午上体育,因为肚子会饿的咕咕叫,而我没有,身体好的像小牛犊。    年龄见长,直到我也做了母亲,才知道让孩子吃上暖暖的早饭是每个爱孩子的心愿啊!     永远也忘不了窗台上的那一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