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爬了一趟泰山。在泰山上,挑山工成了一道抢眼的风景。
我是在下山的时候认识挑山工老李的,当时他刚送完一批货,挑着个空担子快步下山,让我这个后生敬佩不已。当时我正想把一个香蕉皮随手扔到山沟里去,他急忙一个箭步蹿上来,夺下我手里的香蕉皮,放到他身后的担子里,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小伙子,不要污染了咱泰山的环境啊!”我正想反驳,可毕竟是自己理亏,也便作罢了。就是这戏剧性的一幕让我们熟识起来。老李其实才五十多岁,却看起来像已经过了六十,被扁担压弯的身体只有不到一米六的样子。他的皮肤像是被黑炭搓过的一张纸,还布满了皱纹,但这没有挡住他的笑容,他笑起来并不好看,脸上的皱纹因挤压变得更深,参差不齐的牙齿也暴露无遗,但他的笑容总能让你心里暖暖的。
一路上,老李跟我讲了山上得好多东西,什么乱跳的松鼠,叫个没完的知了,哪种树上长的蘑菇比较多等等,仿佛泰山的一草一木、一溪一石都是他熟悉的家人,了解的清清楚楚。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那群山羊,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还有这等攀爬悬崖峭壁的高手,“那只是‘灰蹄’,它跑得最快,站在右边山坡上的是母羊‘黑点’,她是最温顺的。呶,她旁边的小羊才两个月大,是‘黑点’的孩子,我可是亲眼看着它出生的!它才这么点,却跑得和她妈差不多快了,以后肯定能超过‘灰蹄’……”老李如数家珍的给我讲着这一只只山羊的故事,言语中透着疼爱。我真佩服他的眼力,隔得这么老远居然还能分清每一只羊。
老李的家在离山门不远的地方,他在家门口搭了一个凉棚,专供游人休息解暑。一进家门,他便招呼小孙女从溪水里抱出个大西瓜,爸爸掏出钱给他,却被他塞了回去。他说自己的女儿已经工作挣钱了,一直想把他接下山住,可是他舍不下这座大山,仍然偶尔当当挑夫送送货。不过最近他害了风湿病,今年冬天只能下山过冬了。说到这里,他突然收住了笑容,我们也不无伤感。
老李没有手机,我记下了他女儿的电话,可惜遗失了,从此便与他失去了联系。
每当我看到泰山的图片时,眼前便浮现出一张笑容可掬的黑漆似的老脸。他对大山的热爱,他的温暖与热情,总会让我时时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