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初五是端午节,又名端阳节、五阳节、重五节。端午节习俗繁多,这一天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挂艾叶,在北方赛龙舟几乎已经看不到了,带香囊也不常见了。我还是按照往常的惯例,自己做粽子。
端午节的来历也是众说纷纷,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曹娥,有的说是恶日,有的说是龙的节日……
端午节讲究卫生,洒雄黄酒,挂艾叶的是为了禳解毒气,祛除五毒。正所谓是“艾叶黄酒可驱邪,端午挂艾洒雄黄。”
古往今来,必不可少的就是粽子了。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粽子香,香满房。”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呀!
第一步须有把米浸泡到水里,泡好之后就要开始包粽子了,把叶子折起来,呈三角状,把米和一些需要的东西放在三角里,为了好看,可以把三角形的上面剪成弧形,再把上面的叶子遮上用线裹住,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在做事处想了这几个毛病,前几个米特多,包完了之后,全部“炸开”了。后面的几个,就是放米太少了,用线裹上之后,扁了,样子不好看。最后才包出几个像样的。
最后我没生病,没看见五毒,粽子也包了,端午节过的好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