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淏 “哟!现在看球的小孩还真不少啊,孩子你几岁了?”刚在虹口足球场落座,邻座的大叔与我攀谈起来。“上初中了。”“你支持哪个队?” 大叔饶有兴趣地问。看着满场红蓝相间的应援色,我迟疑了一下:“我……支持上港吧。”“哦……”大叔流露出了惋惜的神情,“现在的小孩都不喜欢申花咯!”申花,谁在乎?谁会不支持一直有望争冠的的强者队伍,而去在乎始终在联赛中游徘徊的申花呢?开场十分钟,申花率先得分——球迷们沸腾了!蓝色的申花旗帜热切地飘扬起来,上港球员的红衣成为虹口足球场的点缀,让人感觉像极了申花队徽上的一点红。我突然忆起自己小时候,那时申花的队徽还不是这样,而带一点灰色;那时申花的战绩很不错,也是上海的城市名片,带动了全城的观球热潮;那时申花促成了我对足球的理解——足球,除了用脚踢,就是必须是申花!……可是不知怎的,俱乐部被合并,人员大量流失,以及轰动一时的“踢假球”……打开电视和报纸,体育版面充斥着申花的负面新闻,我对申花逐渐失望,直至心灰意冷。突如其来的全场呐喊把我拉出回忆——申花再下一城,又是世界波!只见申花见好就收,全线退防,而上港却火力全开,对,这就是上港! 说起上港,也算一个传奇。就在申花另寻东家,重整旗鼓之时,上海的这另一位“小弟”迅速成长,一举冲入豪门级别,让无数上海球迷动摇了,我也成为了其中的“墙头草”,随风倒向了上港一边,渐渐不在乎申花了。眼下,上港在久攻之下终于进球,我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激动欢呼,反倒不由为申花紧张,它能保住比分优势吗?这一瞬间的想法突然让我意识到,也许在成长过程中,申花已成为了我生命力的一个符号,它培育了我对足球的热爱,它就是我心目中足球的代名词啊!其实,我是在乎申花的。那一天的比赛以平局收场,进入点球大战。申花最后一名主罚队员顶住巨大压力,罚入点球,申花以总比分8比7晋级足协杯四强。我再也一住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喊:“申花!申花!申花!……”全场山呼海啸之时,坐在我旁边的大叔轻轻推我:“小子啊,你不是不在乎申花吗?”其实,我在乎。 后记:这一年的杯赛,申花闯到最后,在加时赛被绝杀,惜败对手,虽败犹荣。我看着电视泪流满面,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祝福申花,我会一直默默地陪着申花,期待又一个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