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孟子 尽心上》。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的意思则是教诲培育的意思。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则反映了一个国家兴亡的根本。而在中国,教育日益重要,但是教育机制的缺陷使得学生形成了“高分低能”的机器。
暮色如辉,我在写完了家庭作业后外出步行于湖边。偶遇到了一个朋友,便与他谈论开来。或许是刚刚做完家庭作业,话题不觉地就转移到了教育这一方面。对于中国的教育机制我认为最大的缺陷就是实行应试教育。在课堂上所讲的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而所讲的也无非是考试如何考,应该如何做答与证明。如此呆滞统一的规则如何教得出社会紧需的多变性人才?而有潜力有资质的“千里马”也被“奴隶人”生硬死板的鞭策下沦为平凡的马。无缘于伯乐慧眼。
其次就是政府对学校实行了统一集中的管理,这种直接的管理方式拘束太多,束缚的不仅是学校,还有学生。禁止做的事情和必须做到的事情层出不穷,试想一匹千里马若是以凡马的管理体系来管理,那它也就无所谓千里马了,星辰也将陨落为陨石。
然而,朋友则认为现代教育的好处正在于规范的学习。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才能创新,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足够的规矩千里马也会变成野马。而孝试则是为了适时地考查我们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这样也是一种提高成绩的方法。更何况现在的应试教育己有改为素质教育的趋势。想必不久后,学生就能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与他谁也说服不了谁,对于教育的发展,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夜阑人俱静,读书声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