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有千种万种,或是乐观,或是沉郁,或是昂扬,或是低调。。。。。。可唯有平和,才是最富禅意的处世之道。
尤其是面对批评。丁托列托是不服输不服人的,他坚信着自己的才华与艺术天赋;杨惠之是好思考肯转变的,他知晓实现成功之路纵有无数条,又何必拘泥于一法?
他们皆是正确的。平和,即是包容,包容自己,也包容他人。换作是我,想必我定会与顾客争讨一番。而这么做,也就少了几分平和。
每个人的品味各有不同,没有一位厨师敢保证自己的饭菜会合所有人的口。因此,我们也许根本没必要因某位过客的某句无意之语而大动干戈,甚至将自己的人生重新洗牌。
平和,有时只是一笑而过吧。不必太太张扬,不必太感性,不必太放纵自己的内心。泡沫总是浮在水面上的,而珍珠却总是深埋海底。
其实,若谈平和,仅仅是对旁人的评论充耳不闻,显然是片面的。生活中又何尝少有使人感悟颇深的良言。
默默思索过,考虑过,才是平和完美的境界,真正的升华。
你可能会说:如此之心境,可能只有出家人或道士或者耄耄老人才能拥有。可是,即使我们达不到尽善尽美,又何不能去追求、去学习。毕竟,平和也是一种艺术。
李无婴不因无数次的贬谪而悲恸伤怀,是平和;佛印不因苏轼的调理而愤怒怨恨,是平和;奥巴马演讲时的傲人气场,亦是平和。
我曾经想过,人生是该轰轰烈烈,还是该平平淡淡。在我如何也不能圈揽的情况下,我终得出结论,还是平淡地做一些不平凡的事吧。每个人都是不甘于平凡的,然而大多数却总是因心态而不得不甘于平凡。
平和是真的难做到的,它不仅需要理论的点拨,更需要生活的积淀。(53分)
(老师评语:泛泛地谈论不行,事例不够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