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沙毁沫

2019-02-19

  “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只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句话是我再《沙与沫》这本书中最喜欢的句子。

  当我拿到学校推荐书目单事,第一眼就被吸引到一本叫做《沙与沫》的书名上,简洁,单纯。作者的名字叫做纪伯伦,看到这个名字后笃定这一定是北京某四合院里一个老人对自己年轻时期的总结与感悟。幽默感就是分寸感。

  后来我在书店里发现了它,它躺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封皮是一个卷曲的人,静静的躺着,似悲伤,似文艺。沙与沫的字眼整齐的摆在人的身旁,我轻轻的拿起它,轻轻的抹去封面上的灰尘,它的大小刚好能放在手心里,被小心的捧着。

  “纪伯伦一八八三年出生于黎巴嫩山。”北京貌似没有这座山,他不是中国人?我怀疑这继续读下去。“卡里·纪伯伦,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黎巴嫩一个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的国家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才子。

  我继续翻动着书页,不知道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还是知识浅薄,他的诗句我几乎看不懂,这能肤浅的读的其表面的意思,人生的阅历太浅,理解不透,当我想放弃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两句话: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

  健忘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纪伯伦说的不错,人类的记忆就是一次次的与从前相会,很多人总是忘不掉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对也好,错也好,都不愿意在向前勇敢的迈出一步,总是喜欢用今天来回忆昨天,却忘记了今天又会被明天回忆,为何不在记忆里做出一些让自己与曾经再相会时骄傲的事呢。我们不能总活在记忆中,那样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意义,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过好充实的每一天。

  纪伯伦可以将健忘与自由巧妙的联合在一起,真的不愧他“文坛骄子”的称号,当你健忘的时候,有些约束与条例都可以不用去遵守,可以真正的放手去做最想做的事,去享受真正的自由。

  “言语是没有时间性的,在你说它或是写它的时候应该懂得它的特点。”“缝纫作为一个音乐家并不比你我逊色,不过他弹奏的乐器有地啊失调而已。”“死亡永远是个揭露者”“......”

  纪伯伦的诗,他所书写的每一句话我都必须要反复的在脑海中分析,理解,深入,记忆。

  我轻轻的合上书本,我并没有看完他所以的诗,我自愿错过了他的论自由,论朋友,论衣服。我只默默看完他的沙与沫,我推开书店的门,外面已是灯火斑斓,我们所有人都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小心的活着,都害怕被伤害。

  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沙,是每个人想要放下却不敢的事,当我读完纪伯伦的《沙与沫》后,我觉得以一切都变得坦然与自由,放手去扬了那把沙子,你会找到最好的自己。

  扬沙毁沫,寻找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