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恶因欲而起”,但若要我们都像菩萨一样无欲无求是不可能的。人生因有欲而有求,有求而有创造,文明因此而进步,但当欲望超出现实或与现实不符,得不到满足时,过分的强求就会伤人误己。
有一个妈妈,她的丈夫在孩子三岁那年因车祸丧生,多年来一人带着孩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受尽了白眼,因此她发下重誓——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才,将来做大官。
妇人每天拼命工作,克勤克俭,将省下来的钱给儿子念书,但他儿子酷爱画画,成绩却一直平平。夫人很着急,多次劝说无果,儿子始终要画画,在巨大的压力中,打骂儿子成了妇人的家常便饭。
有一次,绘画老师推荐夫人的儿子参加绘画大赛,妇人得知后,坚决反对,并将儿子关在家中,还严厉的教训孩子。
也许是不打不成才吧,虽然儿子性格越来越孤僻,却也顺利的毕业考上了公职。从此邻居见了妇人就说:“你家儿子真争气。”但妇人并不满足,因为她想要儿子做大官。
妇人的儿子因为犯错被免职,他不敢告诉他的妈妈,也不敢回家。他买了画画用的工具,去了他小时候最爱去的山上,从此与妈妈断绝了联络……
有一天,儿子的尸体被发现了,妇人没有痛哭,只是拼命的摇着儿子的身体喊道:“你不能睡!你还没当上大官呢!
多年后,妇人再次翻看儿子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画册,里面全是一对夫妻和一个小男孩快乐生活的情景。
妇人幡然醒悟是自己逼死了儿子。
如果孩子成为了一个画家,不但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又有稳定的收入,也许会更幸福。
当欲望失去围栏,没有理智管束时,便会成为灾难的缔造者。儿子的幸福在妇人过激的欲望中戛然而止。但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让一切顺其自然,幸福终会以最优美的姿势姗姗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