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优秀材料作文欣赏:痕迹

2020-02-27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痕 迹

  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脚印

  也为你的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记叙文;③不少于800字。

  解题

  题目中引用了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诗歌的主要作用是要引出话题“痕迹”,作文时不必拘泥于诗歌本身。作文的主要要求是以“痕迹”为题,写记叙文。很多同学没有看到以“痕迹”为题的要求,另写题目,这在考场上是要扣分的。

  “痕迹”的意思为事物留下的印痕或印迹。我们可以想到蜗牛爬过的痕迹,飞机在天空中划过的痕迹,还有黑板檫过的痕迹等,这些真实存在的痕迹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着怎样的情愫呢?我们可以由此扩展开去,记录自己生活中曾经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或令你难忘,或令你忧伤,或令你欣慰,正如诗中提到的“脚印”,真正要思考的就是你记录这些事情的意义何在,即“为你的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或引发你对生命的思考,或感怀你成长道路上的点滴,这样的思考才能使文章避免空洞和低幼化。下面是考场上的优秀作文,同学们在阅读的同时,可以和自己的文章进行比对,思考自己的文章存在哪些不足。

  痕 迹

  蜉蝣虽小,但它在那短暂的生命中擦出了盛放的花火;昙花一现,但它在那静谧的夜中中尽情释放清凛的芬芳。人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关键在于怎样对待,才能留下属于你的痕迹。

  快要入秋的时节,天上还是艳阳高照,一阵热风吹过,树叶都无精打采地抖动。我懒懒地靠在椅子上,一脸地烦躁与无奈。

  刚刚读了日本文学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这是一本内容较为阴郁的小说,讲述了主角一事无成,自我毁灭的一生,与《骆驼祥子》有些类似。主角碌碌一生,然而最终仍是被命运玩弄于股掌。年少人的心思本就敏感,那并不厚重的几页纸却好像给我的心上了沉重的一道枷锁。

  我们忙碌于生活是为了什么,能给这世间留下一点痕迹的毕竟是少数吧。

  我在铺满阳光的街道上行走,企图消散一些内心密布的阴云,想起来可能也是徒劳。

  突然,我停了下来。

  面前是一个在街头卖艺乞讨的人,他蹲在地上,身着一件褪了色的短袖衣杉。他微胖的身躯,可以看到他面前的作品:那是一列列的粉笔字。粉笔字在人行道上一直延续了三四米。那字真是好看啊!工工整整、方方正正,明明是粉笔,却能写出如颜柳书法般的笔锋停顿,挥洒自如,与我在字帖上看到的毫无二致。只是那老旧的短袖耽误了这艺术,他若着一青山白袍,定是一书法大家。

  他一面写,一面随着字迹的延伸往后退,我也跟在他身后往后退,因为我实在不想走过打扰了他又处于无钱施舍的尴尬。我便一直凝视着他。

  我不禁陷入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字会出现在这样的人手上。我见过多少流浪汉,无一不是身着破烂衣衫,或缺腿,或带着幼子,在路中央一瘫,差点没把颓废写在脸上。明明寝食难觅,为何还练出了这样的字?明明诸事不顺,怎能还有古时志士的潇洒情怀?

  一点微光在心头闪过,脸上便不自意显出了微笑。人生在世,何必要留下什么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生命中最美的,不过是那源自内心对生命的敬重,对生活的热情。太宰治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如已拿出最大的诚意对待生命,又何必抱歉?

  诚意虽小,但那诚意就是你这短短一生中最绚烂的痕迹。

  高一2班 高上媛

  【教师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小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不是无病呻吟式的思考,她巧妙地借助日本文学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一书,在抒发自己观后感受的同时,引发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在小作者看来,生活中用写字进行乞讨的乞丐,颠覆了以往对乞丐的认识,“他若着一青山白袍,定是一书法大家”,然而生活并没有让那位书法了得的乞丐成为书法家。但是,小作者却被这位乞丐对待生活的诚意所打动,而将这种感动记录下来,亦能打动读者,最后点题“诚意虽小,但那诚意就是你这短短一生中最绚烂的痕迹”自然是水到渠成。(张俐)